威。
“眾卿平身。”
“謝陛下。”
“有本上奏,無本退朝。”一直跟在秦元明身邊的老太監此時此刻也是容光煥,跟隨秦元明在太子東宮藏了十餘年,今日也顯得十分得意。
“臣有本。”
為了表示對新君的效忠,各位大人們紛紛開始上奏自己的本子,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一個早朝從辰時一直開到了晌午,楊朔聽得昏昏欲睡,他也真佩服這些七老八十的文官們,居然能站這麼久,也難怪對面的精相會有一把椅子,也難怪他會睡覺了。
楊朔略微思索了一下。
這個精明韓非,楊朔之前就聽鈴兒說過,這兩天也從齊暢口中打聽了一下此人。
韓非,上任宰相李衛的門生。
李衛,二朝元老,萬基七年進士及第,先入翰林院修書,永昌一年被元宗秦天賞識,進入戶部做郎中,永昌五年提拔成戶部侍郎,後助元宗秦天奪回實權,任戶部尚書,天順十三年,又被提拔為大秦宰相。
元宗去世,兒子秦蕭宗繼位之後,依然任用李衛為相,當時,這位權傾朝野的宰相已是五十六歲,宣武二十年,七十六歲高齡的李衛告老。
秦蕭宗問他:何人可為相?
李具笑道:及我者,韓非不可。
僅因李衛一言,時為戶部侍郎的韓非便一躍三級成為宰相。
不過,在沒有成為李衛門生之前,韓非並不得志。
韓非,蘭溪隱縣人士,雙親早逝,家境貧八,歲讀書,十二歲參加院試,考取”成為被同鄉譽為神童。
其後,他三次參加鄉試,卻都落榜無名。
更令人費解的是,他最後一次參加鄉試,看過考題之後,居然一字未落,交了一張白紙。
縣裡分了一片田地給他,他卻變賣良田,遊歷四處,一位已成為知縣的同窗見他如此潦到,好心為他找了一個主事的差事。
可,韓非卻朝自毛那位同窗好友狂妄地回道:“雖命時不隨我,但,我韓非是方外之人,豈能寄人籬下?”
同窗無奈,譏笑他瘋癲,只能摔桓而去。
多年後,一次在雲山的偶遇,改變了韓非的一生。
當時,以年過三十的韓非。像乞丐一樣遊歷到了江淅省的雲山,遇見視察江淅一帶的李衛。
李衛見著乞丐出口成章,有大雅之才,便十分好奇,細問之下才知道韓非的經歷,於是,好奇:最後一次鄉試你為何交了白卷?
韓非問道:題名為“天下大統”五州尚有五地,大秦只是佔據一偶而已,何來“天下大統。一詞?
李衛愣了愣,笑:開國不易,守國更不易,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王朝妄想一統天下,卻因天時地利,無法做到此事。“天下。一詞,因人而異,在一個百姓的眼中,可能他所居住的村子便是他的天下。
韓非答:我等學子參鄉試,其目光便是以君,以臣的目光放眼大地,既然如此,天下大統便所指五洲,並非中州一偶。
李衛詫異。當時並沒有再說什麼,其後一年,又命人暗暗考察了韓非數次,深知此人確實有治國之才,只是好高鶩遠,心存吞天之勢,要是稍稍調教一番。將來必有大用。
李衛破格舉薦韓非先在隕縣為了縣令,其後數年,連升數級。
而,韓非也沒有讓李衛失望,進入仕途之後,心境收斂了許多,再也不提稱霸五洲之事,也一步步做到了戶部侍郎的位置,在李衛離任之後,最終成為大秦宰相。
他其後的種種事蹟,也是被眾人看在眼裡,力排眾議,從頭到尾都站在秦元明一方,還幫助秦元明拉攏了不少官員,才使得秦元明太子的地位一直處於懸崖邊上,卻不會掉下去。
這是楊朔所知道的韓非的全部資料了。不過,這位精明韓非的高瞻遠矚似乎也太玄了一點,楊朔不認為騙了所有人的秦元明,會把自己的事情告訴這位宰相大人,換句話說,這位宰相大人真的很精。
一位恐怖的天子,加上一位曾經想吞併天下的精明,這位組合很不妙,很不妙啊!五洲必然會陷入戰火之中!
“楊愛現”
正當楊朔凝視著宰相韓非思索走神的時候,大慶皇帝秦元明的聲音忽然響起。
“臣在。”楊朔微微一震,趕忙拱手應道。
秦元明一臉笑意:“封地一事,你可想好要哪一塊風水寶地?”
龍言一開,周圍都是羨慕地眼神。
萬頃封地。何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