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殿下,那阿醜就不客氣了。第一就是堇堂其餘人,我怕應天府對他們不利。第二,這案子到底什麼時候審,誰來審?”阿醜這樣安排有自己的打算。夏翌辰,她只需要他好好查案,這樣瑣碎的事再去麻煩他,反而不好。所以她告訴一片赤子心腸的龍鈺公主,不管公主是動用自己的人也好,告訴太子也罷,總之這些細節不得不查,不得不防範。
如果他們把堇堂其他人都殺了,最後損失的也還是她,人才得失,最是要命。
如果四王爺調一個他的心腹來審案子,就算證據確鑿,他們想用刑還不是照用,有的她苦頭吃!所以必須,未雨綢繆。
“行,我一定儘快給你結果。”龍鈺公主爽快地點頭。
囑咐完一切的阿醜這才鬆一口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現在就聽天由命吧!
俞則軒剛從任戶部尚書的父親那裡得了訊息,就急匆匆趕去了昱王府。
夏翌辰的書房,東西鋪的雜亂,似乎在翻找什麼,又似乎不是。
只有少數人知道,那是世子在查東西的時候,喜歡把各種線索鋪一地。
“翌辰,有個大訊息要告訴你。”俞則軒急急跑進來,抹了抹頭上的汗水。
“大熱天你著急上火做什麼,”夏翌辰語氣散漫,“慢慢說。”
“真的是大訊息!”俞則軒一副憤憤的模樣。
夏翌辰聽出他預期中的不對勁,知道是個壞訊息,但也不著急,於是慢條斯理問:“別光說大,具體是什麼,再賣關子我不聽。”
俞則軒一急,和盤托出:“四王爺的人保薦了丁舉文當大理寺少卿!”
這回連夏翌辰也不由扔了手中狼毫:“這訊息準確嗎?”
“絕對不會錯,”俞則軒肯定道,“今日早朝說起大理寺空缺,就有人保薦了丁舉文!”
夏翌辰卻不以為意:“丁舉文是今年的新科狀元,翰林院板凳還沒做熱乎,皇上怎麼會同意讓他去大理寺。”
“這傢伙真有幾分本事,之前寫的幾個東西,皇上看了都說好,”俞則軒焦心感慨,“你也知道皇上最喜歡這些酸儒書生,加上四王爺那些人說的好話,十有**,會準了!”
“哼,剛成親又要加官進爵,世上哪有那麼便宜的好事,”要不是阿醜不願拖累你,你還有機會靠女人吃軟飯,“也就是說,皇上還沒有同意,不是嗎?”
“是,這也是我們必須把握住的機會。”俞則軒嚴肅地說。
夏翌辰把書桌上的東西換了換位置:“這件事情你和太子好好活動,不,主要還是你,太子要看著福建那邊,我要盯著阿醜的事。最近真是多事之秋,事情一樁接一樁。你和太子商量商量,看他安排吧,我就不去東宮了。”
俞則軒答應著去了。
沒過幾日,聖旨下來,丁舉文大理寺的位置沒能謀到,卻要調任應天府同知。
這其中固然有太子和俞則軒的活動影響,也事關福建一事加上昭貴妃,皇上對他們的信任有所削弱。
因此沒有同意大理寺的職位,而是給了應天府。
夏翌辰接到訊息的時候,隱隱覺得不對勁。
如果四王黨的人,一開始就說應天府,皇上會同意嗎?
他覺得,不會。
按現在的情況來看,顯然四王黨已經失了皇上的歡心。前幾日朝堂上,聽說有四王黨說到福建的事,還被皇上痛罵一通。這表明,皇上對四王黨並沒有那麼信任。
所以,四王黨這回很聰明地迴避應天府,提出了大理寺。
應天府雖然比大理寺低一個檔次,可是依舊十分重要。京城的治安,不是鬧著玩的。
所以四王黨很可能就是奔著應天府去的?
丁舉文當上應天府同知,而阿醜的案子正好是應天府審理,為什麼這兩件事碰在了一起?而福建的事,昭貴妃的事情,四王黨的人還敢出來說話,這說明什麼?
夏翌辰頓悟地一拍桌子——糟糕,他們中計了!(未完待續……)
PS:二更
157 審訊
應天府的大牢裡,阿醜聽完了夏翌辰帶來的所有訊息。
“我之前還託龍鈺公主幫我查是誰來審這個案子,”阿醜托腮深思,神色凝重,“如今看來倒是沒這個必要了,四王黨的連環計,漂亮!”
夏翌辰習慣性鬆了鬆手上護腕:“舉薦丁舉文,不是衝著大理寺去的,而是衝著應天府,為的就是你的案子。一來試探他,畢竟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