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國,忠心於百姓呢?可是不管真實如何,也不得不防。
南宮明起身,走下臺階,上前扶起老侯爺。一臉的真誠,“老侯爺不必如此,世子爺也許另有打算,只是未提前通知京城。
這才讓朕與老侯爺,皆是措手不及。不過朕相信老侯爺的忠心,老侯爺在朕離京城,護京城有功,朕銘記於心。”
南宮明打的是感情牌,若真派老侯爺去了邊城,這爺孫兩人一起反了,到時候自己哭都沒地方哭呢?
有老侯爺在京城,不管他心中是真忠心,不是假忠心,到少在自己的手中。莫離若真想反,就京城定北侯府的一家老小,他也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老侯爺順勢起身,知自莫家給莫家招來禍事,這天下大事,哪有不經過皇上點頭,就自然主張的呢?
再說這互市之事,可大可小,怎麼能輕易就做主呢?這個孫兒,怎麼就如此衝動呢?
現在老侯爺也明白,自己不可能離開京城,而皇上只會派人去接受莫家軍。到時候莫家是想不交出兵權都難,莫家的忠心和賢名,也壞在莫離這小子手上了。
幫匈奴人解決糧食之困,雖然也是匈奴人自己拿東西換的,可是老百姓們自然是想把匈奴人往死裡收拾,不願意給匈奴機會。
可是孫兒偏偏卻幫敵國,此事在理上,莫家就不佔理了。這可如何是好呀!
“老臣謝皇上抬愛,要雖臣的孫兒如此不爭氣,居然敢與匈奴人做生意,這已經讓皇上為難,更是辜負百姓所託了。臣願意用莫家幾代軍功,換孫兒一條活路。”
南宮明已經想好了人選,自然是從自己的金吾衛中調人去邊城,不說能不能個拿下莫離了,至少去了邊城能阻止互市,也能激起邊城百姓的鬥志。
不能因為一時心軟,就對敵人仁慈。至於用軍功換莫離活路,南宮裡還真沒想現在殺了莫離。因為留著莫離還有大用處呢?
“老侯爺此事還未查清,朕是不會輕易怪罪莫世子,至於莫家百年軍功,朕與先皇幾代,必然是銘記於心。
可是朕只怕,朕派人去邊城,可是莫世子卻不願回京,到時候可就難辦了!”說完就朝老侯爺看去,意思很明顯,你可有法子讓你孫兒主動回京。
屋內兩人正在互鬥,可是屋外的萬公公卻急壞了,有邊城緊要的摺子,這是送進去還是不送進去呢?
可是皇上說過,邊城的摺子都是大事,而且還是派人日夜不停送進京的。不管了,先送進去再說吧!
萬公公進殿後,自然感受到皇上與老侯爺之間的僵持。可是手裡的東西緊要,萬公公還是拱手道:“皇上,邊城有急報!”
南宮明掃了萬公公一眼,順手接過萬公公呈上的摺子,開啟之後就是一張獸皮,而這獸皮之上的文字,卻是匈奴文。
而且這獸皮之下,還有匈奴王專用的印記。南宮明立馬意識到手中的獸皮是何意了,臉上露出一絲喜色。“來人傳吳大學士!”(未完待續。。)
第七百九十七章 疑心
吳大學士認真的看完獸皮上的文字,面露喜色,恭敬的朝皇上拱拱手:“恭喜皇上,賀喜歡皇上,匈奴王的這封信,是一封停戰協議書。而且匈奴王主動提出停戰十年。”
南宮明一聽說停戰十年,面上也是一喜,這一年多的戰事,已經讓南宮國的百姓們受到影響,不要說賦稅增加了,就是徵兵這一項,也讓百姓們苦不堪言。
南宮明其實也希望能停戰,而十年更是一個好機會,有這十年自己可以換南宮國打理的更好,讓百姓們更加富足,國庫更加充實。同時前方計程車兵們,也可以緩一口氣,確實這十年很誘人。
更重要的是,匈奴王雖然不守信用,可是當年老匈奴王時也與定背侯簽訂了停戰協議,也是十年沒再犯南宮國。
所以這份協議書,於兩國皆是好事,而且如此正式的文書,相信匈奴王是真的下定決心,十年不犯邊城吧!
“確實是好事,十年,這十年朕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可以重整軍隊,可以讓國庫充盈。
匈奴王能看清眼前的形勢,主動送上停戰協議,朕很高興!”南宮明難得一臉高興,一掃之前的陰沉。
老侯爺本來提著的心也放下了,還好這封摺子急時送到,不然自己怕是真要挺不過去,不得不交出一部分權利,用手中的權利來換莫離的平安吧!
這個孫兒,如今做事也太急燥一些。一點風聲也不給自己,回頭可得好好說說他。
這個孫子是越來越有主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