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婆婆給她好臉色了,到時候尋到自家門口,反而讓婆婆作賤一翻,自己就真是沒臉了。那小妾可就等著自己丟人呢?
前日小妾孃家才送了一些年貨過來,明明小妾不算親戚,可是婆婆還是高興的接待了,還送了回禮呢?
可是劉真也只有眼紅的份,自打自己嫁到李家,娘就沒送過自己婆婆家一根針,也難怪婆婆怪娘不懂規矩。哪果自己兒子娶的媳婦孃家這樣,自己怕是也不會待見的。那小妾孃家送的東西雖不值幾個錢,可是重在心意,婆婆自然喜歡幾分了。
劉真突然想明白了,直接對萬氏道:“娘,您別以為我婆婆給這三十兩銀子是待見您跟爹。這是婆婆有求於大哥一家才給的!”
萬氏一聽大房,立馬不高興了,自己親家為何巴結大房,不巴結自己這個親家呢?|“你婆婆有啥事求到大房,姑爺不是生意做的挺順的嗎?
哪裡需要巴結大房那死丫頭,這事可不行,你要去巴結大房可不得讓張氏看笑話,張氏可沒安什麼好心的。這事娘可不讓的,你可得放明白些!
別你婆婆說東你就往東,你婆婆說西你就往西,這樣成日讓一個老婆子壓著,你就不委屈。”
劉真見和萬氏實在說不通,也懶得管什麼臉面了,眼一紅開始說府裡的糟心事了,邊說邊掉眼淚。當然最後也把昨日夜裡婆婆尋自己去說的話,好好的同萬氏說了個清楚明白。
說完之後劉真覺得舒服多了,可是抬眼看自家孃的表情,那是個精彩呀,咬牙切齒的。
“不就是送點不值錢的東西嗎?還有錢人家呢,一樣的貪小便宜,看到小妾孃家送東西你婆婆就高興了,真是貪財婆子,這樣的婆婆你就該好好收拾收拾。別讓她那眼皮子淺了,到時候把姑爺也帶壞了。”
劉真突然無語了,自己孃的理解能力太強了,明明是她的不是,她都可以推到婆婆身上去。
不管有錢沒錢,一年一次大小節日可不得禮上往來一次,這不是有錢沒錢的事,這是尊重這是禮數。劉真打理府裡的事務,慢慢才知道每月府裡這送禮,就是一大筆的花費。
可是這禮非送不可,不然就同親人或是相好的人家生分了。再說了人家不是也送了回禮嗎?這就是城裡的交際,就像鄉下誰家娶媳婦,家家都送禮金去,你不能不送吧!
等到你家辦事,人家也一樣送回來呀!可是自家娘就不這樣認為,反而說婆婆眼皮子淺,這要讓婆婆聽到了,非笑死不可。
劉真這下真不願意同娘多說了,直接道:“娘您把您自個管好得了,我婆婆的事兒,我自己會處理好。
可是您就別再尋理由上我家去了,別讓我婆婆又尋到機會作賤您,順帶著讓府里人看輕我了。我不指著您幫我一把,您就別添亂子了。這不是值不值錢的事,這是禮數,是規矩。”
說完劉真就轉身不搭理萬氏了,兩個兒子可把外婆這話聽到心裡了,這個外婆也太不著調了吧!
萬氏也知道自己沒送過東西到李家,確實沒給閨女長臉,可是這都嫁到有錢人家了,還讓孃家貼補,這算咋回事呢?不過那親家萬氏也不喜歡,以前去次次給自己掛澆吃,還得好好挖苦一翻。
萬氏是愛財,可是卻不是笨蛋,人家罵自己難道還聽不明白嗎?為此萬氏就挑撥劉真同親家開戰,只是沒想到閨女讓那老太婆欺負成這樣,都直接說不讓自己上門了。這還有親孃不能讓閨女家門的事嗎?這不是存心作賤人嗎?
萬氏又開始扯嗓子哭上了:“娘這好不容易把你盼大,又把你嫁到有錢人家,你這就嫌棄娘,不讓娘上你家的門了。你可知娘為你吃了多少苦頭,受了多少罪喲!、、、”
劉真實在懶得聽下去了,當年自己的嫁妝到底來自哪裡,沒人比自己清楚,全是大哥的工錢。以前娘還過的舒服一些,大嫂會做一大家子的飯,可是現在呢?
娘還反過來供著自己的親生兒媳婦,娘還在這裡叫苦,劉真自己都聽不下去了。劉真想好了,回去自己得好好過日子,別再同娘攪和了。
而邊上的子禮和子秀兩兄弟,卻開始偷偷笑了。劉真警告的看了兩人一眼,立馬兩兄弟低頭不啃聲了。劉真不耐煩道:“娘,別哭了,您到底吃了多少苦,您自個知道。
爹這會正生著病呢?您這存心讓爹不好受是不是,爹可比您命好,爹日後肯定有口飯吃,
可是您那兩個兒子,可不會給半口飯您吃,您還是好好想想這事吧!眼見著您同爹都老了,也該想想這事了。”
讓閨女這麼一訓,萬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