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革命”時,衛立煌隨大哥參加堅守和州的戰鬥。和州失守後,他回到家鄉合肥。當地有一個“地頭蛇”,自恃學得了一些武術,橫行鄉里要吃要喝。一日,衛立煌從外面回來,一見“地頭蛇”這種作威作福的樣子,一個箭步衝上去,一拳擊在“地頭蛇”的後腦勺上,“地頭蛇”見是衛立煌,哪肯罷休,左手一把揪住衛立煌的衣領,右手向衛立煌猛擊,兩人一來一往打了起來,少時,衛立煌用從軍事學習班學來的擒拿術,將“地頭蛇”制服。 1914秋,衛立煌隻身來到武漢,適逢湖南的軍隊在武漢招兵,便報名進了學兵營。在學兵營裡,衛立煌受到極嚴格的軍事訓練,系統地學習了軍事基本知識,為他日後軍事上的建樹奠定了基礎。1916年,衛立煌來到廣州,投入粵軍,被人推薦到孫中山衛隊當兵。一次,他跟隨孫中山先生公幹回府,坐騎脫韁狂奔,他被摔下馬來,口吐鮮血,身負重傷。孫中山先生勸他回鄉養病,並厚贈其川資。衛立煌回到家,衛家人尋單方給衛治病,病未痊癒,衛立煌便急忙趕赴廣州。孫中山召見衛立煌很是高興,升他為警衛團排長。這一時期,他跟隨孫中山左右,自稱這段時間為自己一生中的“黃金歲月”。1918年,衛立煌在許崇智部下任排長。在參加閩西的一次夜戰中,他收攏百人,乘亂直搗敵指揮部,反敗為勝。戰後,他被晉升為連長,不久又因戰功,他被上級賞識,提升為營長。此時,他年僅22歲,眾人皆稱其為“小營長”。他為裝老成,特意蓄起一撮小鬍鬚,歷時三十載。1921年6月,陳炯明叛變。在從江西瑞金到福建的大迂迴途中,衛立煌用巧計困守陣地,不放一槍,使敵軍不摸底細,惟恐中計而離去,順利完成守備任務,他因此被升為團長。 1926年7月,衛立煌率軍參加北伐,任東路軍第14師副師長,北伐途中,東路軍14師與北洋軍閥孫傳芳主力不斷髮生戰鬥。當部隊行至粵閩交界之鬆口時,他指揮所部與孫傳芳部激戰六晝夜,終獲勝利。此役獲勝後,衛立煌升為第14師師長。次年3月東路軍光復南京,又與孫傳芳軍戰於南京之郊——龍潭,大敗敵軍。龍潭戰役奏捷,使南京轉危為安,蔣介石任命衛立煌為第5軍軍長。衛立煌只弄了個五軍軍長,一氣之下,跑到上海休假去了。 不久,閻、馮聯合反蔣的中原大戰爆發。中原大戰前夕,蔣之精銳部隊相繼北上,變化無常的石友三突然在浦口倒戈,頓時南京受到嚴重威脅。蔣介石無計可施,只得命人讓衛立煌速返安徽,組織軍隊保衛南京。此時,衛立煌之妻打算陪他到日本學習一段時間,以避免參與當時的軍閥混戰。但衛立煌以南京有孫中山先生的陵園應該去保衛為由,說服了妻子,其妻只好抱著嬰兒為他送行。衛立煌到安徽後,組建了第45師。該師多是其合肥子弟兵,當時有人形容衛部是“夜晚出門不用問,合肥土話當口令”。衛立煌親率第45師合肥子弟兵趕到南京,與石友三部激戰,石友三部敗退,南京之圍遂解。 1932年5月,蔣介石糾集20萬兵力對鄂豫皖蘇區進行“圍剿”,國民黨軍自黃安、新集、七里坪戰役失利後,各縱隊皆怯於再遭失利,各自尋找理由按兵不動。蔣介石明令各縱隊:誰先佔領豫皖蘇維埃的軍政中心金寨,此鎮即用佔領者的名字命名,並改為縣治。9月上旬,衛立煌親率一個師翻山越嶺,攀藤而行,前鋒到達湯家匯附近,遭紅軍防守部隊的英勇抵抗,衛部感到處境危險。不久湯家匯紅軍主力轉移,衛立煌率軍乘虛佔領了金寨。當日,蔣介石接到衛立煌的告捷電報後,大喜過望,親自前去慰問。蔣介石除給衛立煌鉅額金錢的獎勵之外,還將安徽省的六安、霍山、霍邱和河南省的固始、商城五個縣的部分地區劃出,以金寨為中心,成立縣的建制,稱“立煌縣”。 不久,“福建事變”爆發,蔣介石需要衛立煌這樣的人替他打仗,便任命衛立煌為第5路軍總指揮,率第14軍抵達福州外圍。此時,以李濟深、蔡廷鍇為首成立的福建人民政府,由於軍事上的失利,宣佈解散。衛立煌即在仙遊以南、福泉公路以北的有利地形設伏截擊。次年2月底,雙方達成了19路軍接受改編的協議。此結果出乎蔣介石的意料之外,蔣介石欣喜異常,立即表揚了衛立煌。 1936年12月12日,西安發生事變。在“西安事變”中,衛立煌隨著眾人一道被扣。在此期間,周恩來同志把衛立煌當成重點團結物件,對他做了很多工作。衛立煌深感周恩來對國民黨將領心理狀態的理解,開始意識到要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就必須與共產黨合作。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衛部奉命向北平等地進軍,在下嶺、千君臺,與日軍第45聯隊遭遇。另一個師在離豐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