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個傢伙告訴我說,‘頭兒,我們已經找到這些目標了,我們可以在兩天內攻擊這些目標。’要命的是,這些傢伙誰也沒有注意到他們所用的航拍照片是什麼時候的。”隨後,中情局建議的轟炸目標逐級上報到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駐歐洲美軍司令部和北約。

這個聯合宣告發表以後,從北約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到華盛頓一下子統一了對外口徑,他們齊聲推脫說,這是“老地圖”的錯,是負責提供情報的中央情報局錯用了多年前的“老地圖”,以及過了時的航拍照片,結果造成目前選擇錯誤。

北約發言人謝伊隨後也立即改口承認,這是北約轟炸南聯盟以來“犯的最尷尬的錯誤”,北約願向中國表示“真誠的道歉”,並稱北約的道歉是“真誠的、合理的”。

據《光明日報》駐南斯拉夫記者韓顯陽引用西方的材料寫道:“現任美國國會議員克爾克從前是一名美國海軍情報官,他是參加5月7日晚間轟炸行動的飛行員之一。克爾克說,他自己在北約轟炸前幾天,曾經參觀過美國中央情報局貝爾格萊德情報站。他個人相信官方解釋,並且說出了自己的理由:“當時我瞭解CIA的工作,情報站的A小組主要針對米洛舍維奇開展工作,比如摸清楚他住在什麼地方,他在幹什麼,對他的保護情況等;而B小組都是一些年輕的小夥兒,他們喜歡開上四輪驅動的吉普車,跑到科索沃去訓練‘科索沃解放軍’,剩下一個給大家煮咖啡的小夥子。他就是負責繪製轟炸地圖的那個人,顯然,這令人難以置信。實際上,情報站裡沒有人願意幹這種工作。道理很簡單,費力不討好,既枯燥乏味,又對自己的仕途沒有什麼好處。也許是疲倦了,也許是漫不經心,將目標標錯完全是可能的,所以,我相信過時地圖的說法。”

炸館事件解析之一(2)

克爾克說:“那天晚上,我在‘戰士之星’上。我擔負的任務是向南軍雷達傳送干擾電磁波。這樣一來,能使南聯盟的通訊系統、地對空導彈和電子戰裝置陷入癱瘓。當我返回阿維亞諾空軍基地,從飛機上走下來的時候,發現地面人員已經守候在那裡。他們開口就問我:‘你知道你的人剛才炸的是什麼地方嗎?’我告訴他們是NOPE(一個目標代號)。‘代號沒有錯,但那是中國使館!’我說,‘哦,有時人也會出點兒小錯。’可他們卻說‘不,你們炸了五次。’我就告訴他們說:‘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們是完成了任務,擊中了目標,要罵就罵那些負責定位目標的人去。’”

據媒體報道,經過“認真細緻的調查”,美國中央情報局長特尼特於2000年4月解除了中情局一名情報官員的職務,並對其他六名職員提出口頭警告或書面申斥,其中包括一名職位較高的官員,原因是他們為美國提供了錯誤情報,從而導致中國使館被炸。中情局在一份陳述中說:“我們不會放過導致此次轟炸的錯誤,我們應該對這次轟炸承擔適當的責任。”美國中央情報局發言人說,被解除職務的是一名中級軍官,是他標錯了目標,導致中國使館被炸。發言人稱,情報官員在地圖上原本想標註的目標是南斯拉夫的一座軍火庫,但錯誤地將目標標註在中國大使館上。

但是,美國國內許多人對美國中央情報局以上的說法和做法並不認同。美國國防大學前校長、蒙特雷國際關係學院榮譽退休校長羅伯特·加德中將說:“當我們打算攻擊居民區中的目標時,我想,我們有一種責任。例如,在中國大使館事件中,將責任歸咎於7年前的一張地圖是極為荒謬的。”資深律師克林伊格表示,美國中央情報局透過政治壓力丟擲替罪羊的做法並不明智。

白宮、五角大樓連同北約組成了調查組,對襲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調查。6月16日,美國總統特使、副國務卿皮克林來到北京,向中國政府報告了調查結果。外交部長唐家璇和副部長楊潔篪分別與特使進行了會見和會談。皮克林說,克林頓總統和美國政府就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事件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做了道歉,美方認識到再多的解釋也不能彌補死傷人員及其家屬所遭受的悲劇。此次,他奉克林頓總統之命,作為總統特使前來向中國政府報告美國政府對這一事件的正式調查結果。美國調查表明,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是一起由美國政府一些部門的一系列失誤所導致的“悲劇性誤炸”事件。美國有關部門有三個重大失誤:一是目標定位方面失誤;二是資料庫存在缺陷;三是審查程式未能糾正上述兩次失誤。在此情況下,從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出發的一架美國B…2轟炸機於5月7日晚11時向中國駐南使館這一錯誤目標投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