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4 / 5)

小說:003-新修本草 作者:圈圈

花爛,無子。根有黃、青、白三色。其作之方

法,與鬱金同爾。西戎人謂之 藥,其味辛少、苦多,與鬱金同,惟花生異爾。(新附)

卷第九

阿魏

內容:味辛,平,無毒。主殺諸小蟲,去臭氣,破症積,下惡氣,除邪鬼蠱毒。生西蕃及崑崙。

苗、葉、根、莖酷似白芷。搗根汁,日煎作餅者為上,截根穿曝幹者為次。體性極臭,而能

止臭,亦為奇物也。(新附)

卷第十

大黃

內容:將軍,味苦,寒、大寒,無毒。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盪滌

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

調中化食,安和五臟。平胃下氣,除痰實,腸間結熱,心腹脹滿,女子

痛,諸老血留結。一名黃良。

生河西山谷及隴西。二月、八月採根,火幹。

得芍藥、黃芩、牡蠣、細辛、茯苓療驚恚怒,心下悸氣。得硝石、紫石英、桃仁療女子

血閉。黃芩為之使。今採益

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雖非河西、隴西,好者猶作紫地錦色,味甚苦澀,色至濃黑。西川陰

幹者勝。北部曬乾,亦有火

幹者,皮小焦不如,而耐蛀堪久。此藥至勁利,粗者便不中服,最為俗方所重。道家時用以

去痰疾,非養性所須也。將

軍之號,當取其駿快矣。

〔謹案〕大黃性溼潤,而易壤蛀,火幹乃佳。二月、八月日不烈,

恐不時燥,即不堪矣。葉、

子、莖並似羊蹄,但粗長而濃,其根細者,亦似宿羊蹄,大者乃如碗,長二尺。作時燒石使

熱,橫寸截著石上爆之,一

日微燥,乃繩穿晾之,至幹為佳。幽、並以北漸細,氣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涼州、西

羌、蜀地皆有。其莖味酸,

堪生啖,亦以解熱,多食不利人。陶稱蜀地者不及隴西,誤矣。

卷第十

桔梗

內容:味辛、苦,微溫,有小毒。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利五臟腸胃,

補血氣,除寒熱風痺,溫中消谷,療喉咽痛,下蠱毒。一名利如,一名房圖,一名白藥,一

名梗草,一名薺 ,生嵩高山谷及宛朐。二、八月採根,曝幹。

節皮為之使。得牡蠣、遠志療恚怒,得硝石、石膏療傷寒。畏白芨、龍眼、龍膽。近道

處處有,葉名隱忍。二、三

月生,可煮食之。桔梗療蠱毒甚驗。俗方用此,乃名薺 。今別

有薺 ,能解藥毒,所謂亂人參者便是,非此桔梗,而葉甚相似。但薺 葉下光明、滑澤,

無毛為異,葉生又不如人參相對者爾。

〔謹案〕人參,苗似五加闊短,莖圓,有三、四丫,

丫頭有五葉。陶引薺 亂人參,謬矣。且薺 、桔梗,又有葉差互者,亦有葉三、四對者

,皆一莖直上,葉既相亂,惟以根有心、無心為別爾。

卷第十

甘遂

內容:味苦、甘,寒、大寒,有毒。主大腹疝瘕,腹滿,面目浮腫,留飲宿食,破症堅積聚,

利水谷道,下五水,散膀胱

留熱,皮中痞,熱氣腫滿。一名主田,一名甘 ,一名陵 ,一名

川穀。二月採根,陰乾。

瓜蒂為之使,惡遠志,反甘草。中山在代郡。先第一本出太山,江東比來用京口者,大

不相似。赤皮者勝,白皮都

下亦有,名草甘遂,殊惡,蓋謂膺偽草耳,非言草石之草也。

〔謹

案〕所謂草甘遂者,乃蚤休也,療體全別。真甘遂苗似澤漆,草甘遂苗一莖,莖端六、七葉

,如蓖麻、鬼臼葉等。生食一升,亦不能利,大療癰疽蛇毒。且真甘遂皆以皮赤肉白,作連

珠實重者良。亦無皮白者,皮白乃是蚤休,俗名重臺也。

卷第十

葶藶

內容:味辛、苦,寒、大寒,無毒。主症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下膀

胱水,腹留熱氣,皮間邪水

上出,面目浮腫,身暴中風熱痱癢,利小腹。久服令人虛。一名大室,一名大適,一名丁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