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5)

小說:003-新修本草 作者:圈圈

濃樸為之使,惡辛荑、石葦。 今出青州、彭城、榮陽、中牟者為勝,色青而多沫。蜀

中亦有,不好。用之折除節,

節止汗故也。先煮一兩沸,去上沫,沫令人煩。其根亦止汗。夏月雜粉用之。俗用療傷寒,

解肌第一。

〔謹案〕鄭州、鹿臺及關中沙苑河旁沙洲上太多,其青徐者,今不復用。同州沙苑最多

也。

卷第八

葛根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痺,起陰氣,解諸毒。療傷寒中風頭痛,

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

金瘡,止痛,脅風痛。生根汁,大寒,療消渴,傷寒壯熱。葛谷,主療下痢十歲以上。白葛,

燒以粉瘡,止痛斷血;葉,

主金瘡止血。花,主消酒。一名雞齊根,一名鹿藿,一名黃斤。生汶山川穀。五月採根,曝

幹。

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當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曬乾之。

生者搗取汁飲之,解溫病發

熱。其花並小豆花幹末,服方寸匕,飲酒不知醉。南康、廬陵間最勝,多肉而少筋,甘美。

但為藥用之,不及此間爾。

五月五日日中時,取葛根為屑,療金瘡斷血為要藥,亦療瘧及瘡,至良。

〔謹案〕葛谷,即是實爾,陶不言之。葛雖

除毒,其根入土五、六寸以上者,名葛 , 頸也,服之令人吐,以有微毒也。根末之,主

狗齧,並飲其汁良。蔓燒

為灰,水服方寸匕,主喉痺。

卷第八

前胡

內容:味苦,微寒,無毒。主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風頭痛,去痰實,下氣。療傷寒寒

熱,推陳致新,明目益精。

二月、八月採根,曝幹。

半夏為之使,惡皂莢,畏藜蘆。 前胡似柴胡而柔軟,為療殆欲同。而《本經》上品有

柴胡而無此。晚來醫乃用之,

亦有畏惡,明畏惡非盡出《本經》也。此近道皆有,生下溼地,出吳

卷第八

知母

內容:味苦,寒,無毒。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療傷寒久瘧

煩熱,脅下邪氣,膈中惡,

及風汗內疸。多服令人洩。一名 母,一名連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參,一名水參,一名水

浚,一名貨母,一名 母,

一名女雷,一名女理,一名兒草,一名鹿列,一名韭逢,一名兒踵草,一名東根,一名水須,

一名沈燔,一名 ,一名

昌支。生河內川穀。二月、八月採根,曝幹。

今出彭城。形似菖蒲而柔潤,葉至難死,掘出隨生,須枯燥乃止。甚療熱結,亦療瘧熱

煩也。

卷第八

大青

內容:味苦,大寒,無毒。主療時氣頭痛,大熱口瘡。三月、四月採莖,陰乾。

療傷寒方多用此,《本經》又無。今出東境及近道,長尺許,紫莖。除時行熱毒,為良。

〔謹案〕大青用葉兼莖,不獨用莖也。

卷第八

貝母

內容:味辛、苦,平、微寒,無毒。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痺乳難,金瘡風痙。療

腹中結實,心下滿,洗洗惡

風寒,目眩項直,咳嗽上氣,止煩熱渴,出汗,安五臟,利骨髓。一

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

草,一名勒母。生晉地。十月採根,曝幹。

濃樸、白薇為之使,惡桃花,畏秦艽、 石、莽草,反烏頭。 今出近道,形似聚貝子,

〔謹案〕此葉似大蒜,四月蒜熟時採,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

者,最佳,江南諸州亦有。

味甘、苦,不辛。按《爾雅》亦名 也。

卷第八

栝蔞根

內容:味苦,寒,無毒。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除腸胃中痼熱,八疸身

面黃,唇乾口燥,短氣,通

月水,止小便利。一名地蔞,一名果裸,一名天瓜,一名澤姑。實,名黃瓜,主胸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