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採根,陰乾。
覆盆子為之使,惡朝生、雷丸、丹參。 今亦用建平、宜都者,狀如牡丹而細,外赤內
黑,用之打去心。
〔謹案〕巴戟天苗,俗方名三蔓草。葉似茗,經冬不枯,根如連珠,多者良,宿根青色,
嫩根白紫,用之亦同。連珠肉濃者為勝。
卷第六
白英
內容:味甘,寒,無毒。主寒熱,八疸,消渴,補中益氣。久服輕身延年。一名谷菜,一名白
草。生益州山谷。春採葉,
夏採莖,秋採花,冬採根。
諸方藥不用。此乃有斛菜,生水中,人蒸食之。此乃生山谷,當非是。又有白草,葉作
羹飲,甚療勞,而不用根華。
益州乃有苦菜,土人專食之,皆充健無病,疑或者此。
〔謹案〕此
瓜,小長而五丫。實圓,若龍
葵子,生青,熟紫黑,煮汁飲,解勞。東人謂之白草。陶雲白草,似識之,而不的辨。
卷第六
白蒿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五臟邪氣,風寒溼痺,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
久服輕身,耳目聰明不老。
生中山川澤,二月採。
蒿類甚多,而俗中不聞呼白蒿者,方藥家既不用,皆無復識之,所主療既殊佳,應更加
研訪。服食七禽散雲∶白兔
食之,仙。與前 子同法耳。
〔謹案〕《爾雅》∶蘩(音煩),皤(音婆)蒿,即白蒿也。此蒿葉粗於青蒿,從初生至枯,
白於眾蒿,欲似細艾者,所在有之也。
卷第七
肉蓯蓉
內容:味甘、酸、鹹,微溫,無毒。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
氣,多子,療婦人症瘕,除
膀胱邪氣、腰痛,止痢。久服輕身。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門。五月五日採,陰乾。
代郡雁門屬幷州,多馬處便有,言是野馬精落地所生。生時似肉,以作羊肉羹,補虛乏
極佳,亦可生啖。芮芮河南
間至多。今第一齣隴西,形扁廣,柔潤,多花而味甘。次出北國者,形短而少花。巴東、建
平間亦有,而不如也。
〔謹案〕此注論草蓯蓉,陶未見肉者。今人
蓯蓉,功力殊勝。比來醫人,
時有用者。
卷第七
地膚子
內容:味苦,寒,無毒。主膀胱熱,利小便,補中,益精氣,去面板中熱氣,散惡瘡疝瘕,強
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耐
老,使人潤澤。一名地葵,一名地麥。生荊州平澤及田野。八月、
十月採實,陰乾。
今田野間亦多,皆取莖苗為掃帚。子微細,入補丸散用。《仙經》不甚須。
〔謹案〕地膚子,田野人名為地麥草,
葉細莖赤,多出熟田中,苗極弱,不能勝舉。今雲堪為掃帚,恐人未識之。《別錄》雲∶搗
絞取汁,主赤白痢,洗目,去
熱暗、雀盲、澀痛。苗灰,主痢亦善。北人亦名涎衣草。
卷第七
忍冬
內容:味甘,溫,無毒。主寒熱身腫。久服輕身,長年益壽。十二月採,陰乾。
今處處皆有,似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人惟取煮汁以釀酒,補虛療風。《仙經》
少用。此既長年益壽,甚可常
採服。凡易得之草,而人多不肯為之,更求難得者,是貴遠賤近,庸人之情乎?
〔謹案〕此
草藤生,繞覆草木上。苗莖赤
紫色,宿者有薄白皮膜之。其嫩莖有毛,葉似胡豆,亦上下有毛。花白蕊紫。今人或以絡石
當之,非也。
卷第七
蒺藜子
內容:味苦、辛、溫、微寒、無毒。主惡血,破癥結積聚,喉痺,乳難。身體風癢,頭痛,咳
逆,傷肺,肺痿,止煩,下
氣。小兒頭瘡,癰腫,陰潰,可作摩粉。其葉,主風癢,可煮以浴。久服長肌肉,明目,輕
身。一名旁道,一名屈人,
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一名即梨,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