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5)

小說:003-新修本草 作者:圈圈

腹中飽脹,養胃消谷,去邪

氣,亦得水而消,其療與硝石小異”。按如此說,是取芒硝合煮,更成為真硝石,但不知石

脾復是何物?本草乃有石脾、

石肺,人無識者,皇甫既是安定人,又明醫藥,或當詳。練之以朴硝作芒硝者,但以暖湯淋

朴硝,取汁清澄煮之減半,

出著木盆中,經宿即成,狀如白石英,皆六道也,作之忌雜人臨視。今益州人復煉礬石作硝

石,絕柔白,而味猶是礬石

爾。孔氏解散方又云∶熬煉硝石令沸定汁盡。如此,

硝石猶是有汁也。今仙家須之,能化他石,乃用於理第一。

〔謹案〕晉宋古方,多用硝石,

少用芒硝,近代諸醫但用芒硝,鮮言硝石,豈古人昧於芒硝也。《本經》雲生於朴硝,朴硝

一名硝石樸,硝石一名芒硝,理既明白,不合重出之。

卷第三

礬石

內容:味酸,寒,無毒。主寒熱,洩痢,白沃,陰蝕,惡瘡,目痛,堅骨齒,除固熱在骨髓

,去鼻中息肉。煉餌服之,輕身、不老、增年。歧伯雲∶久服傷人骨。能使鐵為銅。一名羽

KT,一名羽澤。生河西山谷,及隴西武都、石門,採無時。

甘草為之使,惡牡蠣。今出益州北部西川,從河西來。色青白,生者名馬齒礬。已煉成

絕白,蜀人又以當硝石名白

礬。其黃黑者名雞屎礬,不入藥,惟堪鍍作以合熟銅。投苦酒中,塗

內質不變。《仙經》單餌之,

丹方亦用。俗中合藥,皆先火熬令沸燥,以療齒痛,多即壞齒,是傷骨之證,而去堅骨齒,

誠為疑也。

〔謹案〕礬石有五

種∶青礬、白礬、黃礬、黑礬、絳礬,然白礬多入藥用;青黑二礬,療疳及諸瘡;黃礬亦療

瘡生肉,兼染皮用之;其絳

礬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琉璃,陶及今人謂之石膽,燒之赤色,故名絳礬矣,出

瓜州。

卷第三

滑石

內容:味甘,寒、大寒,無毒。主身熱、洩 ,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中積聚寒熱

,益精氣,通九竅六腑津液,去留結,止渴,令人利中。久服輕身,耐飢,長年。一名液

無時。

石葦為之使,惡曾青。滑石色正白,《仙經》用之以為泥。又有冷石,小青黃,性並冷

利,

亦能熨油汙衣物。今出湘州、始安郡諸處。初取軟如泥,久漸堅強,人多以作冢中明器物

,並散熱人用之,不正入方藥。赭陽縣先屬南陽,漢哀帝置,明《本經》所注郡縣,必是後

漢時也。掖縣屬青州東萊,卷縣屬司州榮陽。

〔謹案〕此石所在皆有。嶺南始安出者,白如

凝脂,極軟滑。其出掖縣者,理粗質青白黑點,惟可為器,不堪入藥。齊州南山神通寺南谷

亦大有,色青白不佳,至於滑膩,猶勝掖縣者。

卷第三

紫石英

內容:味甘、辛,溫,無毒。主心腹咳逆邪氣,補不足,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

,療上氣心腹痛,寒熱邪氣結氣,補心氣不足,定驚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

中久寒,散癰腫,令人悅澤。久服溫中,輕身延年。生太山山谷,採無時。

長石為之使,得茯苓、人參、芍藥共療心中結氣;得天雄、菖蒲共療霍亂。畏扁青、附

子,不欲 甲、黃連、麥句

姜。今第一用太山石,色重澈,下有根,次出雹零山,亦好。又有南城石,無根。又有青綿

石,色亦重黑,不明澈。又

有林邑石,腹裡必有一物如眼。吳興石四面才有紫色,無光澤。會稽諸暨石,形色如石榴子。

先時並雜用,今丸散家採

擇,惟太山最勝,餘處者,可作丸酒餌。《仙經》不正用,而為俗方所重也。

卷第三

白石英

內容:味甘、辛,微溫,無毒。主消渴,陰痿不足,咳逆,胸膈間久寒,益氣,除風溼痺

,療肺痿,下氣,利小便,補五臟,通日月光。久服輕身長年,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