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2 / 5)

小說:003-新修本草 作者:圈圈

陳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氣。生棗,味甘、辛,多食令人多寒熱,羸

瘦者,不可食。葉覆麻黃,

能出汗。生河東平澤。

大棗殺烏頭毒。舊雲河東猗氏縣棗特異,今出青州、彭城,棗形小,核細,多膏,甚甜。鬱

者亦好,小不及爾。江東臨沂金城棗,形大而虛少暗,好者亦可用。

道家方藥以棗為佳餌,其皮

利,肉補虛,所以合湯皆闢用之。

〔謹案

〕《別錄》雲∶棗葉散服使人瘦,久即嘔吐;揩熱痱瘡至良。

卷第十七【果上】

藕實莖

內容:味甘,平、寒,無毒。主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飢,延年。一

名水芝丹,一名蓮。生汝南

池澤,八月採。

即今蓮子,八月、九月取堅黑者,幹搗破之。花及根併入神仙用。今雲莖,恐即是根,

不爾不應言甘也。宋帝時,

太官作羊血KT ,庖人削藕皮誤落血中,遂皆散不凝,醫仍用藕療血多效也。

〔謹案〕《別

錄》雲∶藕,主熱渴,散血,

生肌。久服令人心歡。

卷第十七【果上】

雞頭實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溼痺,腰脊膝痛,補中,除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久服

輕身不飢,耐老神仙。一名

雁喙實,一名芡。生雷澤池澤,八月採。

此即今 子,子形上花似雞冠,故名雞頭。仙方取此並蓮實合餌,能令小兒不長,自別

有方。正爾食之,亦當益人。

〔謹案〕此實,去皮作粉,與菱粉相似,益人勝菱。

卷第十七【果上】

芰實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安中,補五臟,不飢,輕身。一名菱。

廬江間最多,皆取火燔,以為米充糧,今多蒸曝蜜和餌之,斷谷長生。水族中又有

KT首,性

後食之,令陰不強。又不可雜白蜜食,令生蟲。

〔謹案〕芰作粉,極白潤,宜人。

卷第十七【果上】

內容:味鹹,溫,無毒。主益氣,濃腸胃,補腎氣,令人耐飢。生山陰,九月採。

今會稽最豐,諸暨慄形大,皮濃不美,剡及始豐皮薄而甜。相傳有人患腳弱,往慄樹下

食數升

腎之義,然應生啖之。今若餌服,故宜蒸曝之。

〔謹案〕慄作粉,勝於

療筋骨斷碎,疼痛,腫,瘀

血有效。其皮名扶,搗為散,蜜和塗肉,令急縮;毛殼,療火丹瘡、毒腫;實飼孩兒,令齒

不生。樹白皮水煮汁,主溪

毒。

卷第十七【果上】

櫻桃

內容:味甘。主調中,益脾氣,令人好顏色,美志。

此即今朱櫻桃,味甘、酸,可食,而所主又與前櫻桃相似。恐醫家濫載之,未必是今者

爾。又胡頹子凌冬不凋,子

亦應益人,或雲寒熱病不可食。

〔謹案〕搗葉封,主蛇毒。絞汁服,防蛇毒攻內也。

卷第十七【果中】

梅實

內容:味酸,平,無毒。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惡

疾。止下痢,好唾,口乾。

生漢中川穀,五月採,火幹。

此亦是今烏梅也,用之去核,微熬之。傷寒煩熱,水漬飲汁。生梅子及白梅亦應相似,

今人多用白梅和藥,以點志

蝕惡肉也。服黃精人,去禁食梅實。

〔謹案〕《別錄》雲∶梅根,療

利筋脈,去痺。

卷第十七【果中】

枇杷葉

內容:味苦,平,無毒。主猝 不止,下氣。

其葉不暇煮,但嚼食,亦瘥。人以作飲,則小冷。

〔謹案〕用枇杷葉,須火炙,布拭去

主嘔逆,不下食。

卷第十七【果中】

內容:味甘,寒,無毒。主通鼻耳氣,腸 不足。柿有數種,雲今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