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1 / 5)

小說:003-新修本草 作者:圈圈

者似檳榔。生南海山谷。

廣州別有龍眼,似荔枝而小,非益智,恐彼人別名,今者為益智耳,食之並利人。

〔謹

案〕益智,似連翹子,頭未開

者,味甘、辛,殊不似檳榔。其苗、葉、花、根與豆蔻無別,唯子小耳。龍眼一名益智,而

益智非龍眼也。其龍眼樹,

似荔枝,葉若林檎,花白色,子如檳榔,有鱗甲,大如雉卵,味甘酸。

卷第十三

濃樸

內容:味苦,溫、大溫,無毒。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痺,死肌,去三蟲,

溫中,益氣,消痰下氣,療

霍亂及腹痛,脹滿,胃中冷逆,胸中嘔逆不止,洩痢,淋露,除驚

胃。一名濃皮,一名赤樸。

其樹名榛,其子名逐相。療鼠 ,明目,益氣。生交趾、宛朐。三月、九月、十月採皮,陰

幹。

乾薑為之使,惡澤瀉、寒水石、硝石。今出建平、宜都,極濃、肉紫色為好,殼薄而白

者不如。用之削去上甲錯皮。

俗方多用,道家不須也。

卷第十三

豬苓

內容:味甘、苦,平,無毒。主 瘧,解毒,闢蠱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輕身能老。一名 豬

朐。二月、八月採,陰乾。

今湘州、衡山無有,此道不通,皆從寧州來。舊雲是楓樹苓,其皮至黑,作塊似豬矢,

故以名之,肉白而實者佳。

用之削去黑皮乃稱之,比年殊難得耳。

卷第十三

竹葉

內容:芹竹葉,味苦,平、大寒,無毒。主咳逆上氣,溢筋急,惡瘍,殺小蟲,除煩熱,風 ,

益氣,止渴,補虛下氣,消毒。汁,主風 痺。實,通神明,輕身益氣。生益州。淡竹葉,

味辛,平、大寒。主胸中痰

熱、咳逆上氣。其瀝,大寒。療暴中風,風痺,胸

溫氣,寒熱,吐血,崩中,

溢筋。苦竹葉及瀝,療口瘡,目痛,明目,通利九竅。竹筍,味甘,無毒。主消渴,利水道,

益氣,可久食。幹筍燒

療五痔血。

竹類甚多,此前一條雲是篁竹,次用淡苦爾。又一種薄殼者,名甘竹葉,最勝。又有實

中竹、笙竹,並以筍為佳,

於藥無用。凡取竹瀝,惟用淡竹耳。竹實出藍田,江東乃有花而無實,故鳳鳥不至。而頃來

斑斑有實,實狀如小麥,堪

可為飯。

卷第十三

枳實

內容:味苦、酸,寒、微寒,無毒。主大風在面板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熱結,止痢。長肌肉,

胸脅淡癖,逐停水,破結實,消脹滿、心下急、痞痛、逆氣、脅風痛,安胃氣,止溏洩,明

目。生河內川澤。九月、十

月採,陰乾。

今處處有,採破令幹。用之除中核,微炙令香,亦如橘皮,以陳者為良。枳樹枝莖及皮,

療水脹、暴風、骨節疼急。

枳實俗方多用,道家不須也。

〔謹案〕枳實,曬乾乃得,陰便溼爛也。用當去核及中瓤乃佳。

今雲用枳殼乃爾。若稱枳實,

須合核瓤用者,殊不然也,誤矣

卷第十三

山茱萸

內容:味酸,平、微溫,無毒。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溼痺,去三蟲,腸胃風邪,寒

熱,疝瘕,頭腦風,風氣去

來,鼻塞,目黃,耳聾,面 ,溫中,下氣,出汗,強陰,益精,安

利。久服輕身,明目,強力,

長年。一名蜀棗,一名雞足,一名思益,一名 實。生漢中山谷及琅 、宛朐、東海承縣。

九月、十月採實,陰乾。

蓼實為之使,惡桔梗、防風、防己。今出近道諸山中大樹,子初熟未乾,赤色,如胡頹

子,亦可啖。既幹後,皮甚

薄,當合核為用也。

卷第十三

吳茱萸

內容:味辛,溫、大熱,有小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