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生命。
禾塔鎮的青年治山營成立後,起先也不把這塊地放在眼裡,而是圍繞禾塔周圍的土地進行徵山治水。進入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禾塔鎮的煤炭開採逐漸形成了規模,為了加快煤炭運輸速度,鎮裡貸款新修了一條橫穿榆樹灘的公路,方便了運輸,也拉近了禾塔與路山城的距離,人們這時才發現榆樹灘有如此得天獨厚的優勢。那時,潘東方還是禾塔鎮的黨委書記,他指示營長梁詮山把青年營轉移到這裡來治理。於是,梁詮山親自帶上青年營的後生們,風餐露宿地駐紮在榆樹灘裡。因為沒有什麼具體治理目標,大家就在荒漠裡不停地種樹,路山城和永川縣的幹部職工每年春秋兩季也來這裡義務植樹。如此花費功夫,也許是感動了老天爺,那幾年風調雨順的,林草生長鬱鬱蔥蔥的,榆樹灘簡直變成了小草原。過了五六年,連續發生的乾旱加上一種叫楊樹白蛾的蟲災大肆橫行,樹木逐漸開始變黃,還在小範圍裡出現了枯死。找來專家會診,林業專家的答案是當初選擇樹種不當,是引起病蟲害的主要原因;草原專家說承載過重,使還沒有穩定的草原開始退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