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這兩個人嗎?”唐夢白笑著說:“餘青鸞我不認識,杜百變早兩年曾有幸遇見過,也曾在一起切磋過劍術,不過,他悟自餘青鸞所授的劍術,似乎不比我高明呀!”
@書@董先生大笑著說:“所以我當年說你是井底之蛙,到了今天,眼界仍然沒有開闊!你不知道杜百變練劍的前途一定比你光明百倍嗎?以你的資質,雖然勝過他,如果有幸得到指點,潛心刻苦地練習,成為一代劍仙並不是沒有可能,可惜的是對世界和人生的觀感態度,由於執著而變得迷惑,由於迷惑而變得狹隘,和杜百變的差距愈來愈大,這輩子估計是不會有什麼特別大的出息了!”
@網@唐夢白很不理解地問其中的緣故,董先生直言說:“我打個簡單的比方吧!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發展,都建立在最初的根基上。沙灘上修築的城堡怎麼可能長久地經受潮水的衝擊呢?在你年輕的時候,一心痴迷於劍術,想在這方面有一番成就作為,四方遊歷尋拜名師,卻忘記要奉養服侍家中年邁的父母,以致於他們因為擔心兒子的安危去向,整天睡不著覺,吃不下飯,這是一個懂得真正道理的人應該做的事情嗎?使劍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何曾有什麼不同呀,一個人如果盡心盡力讓自己品性完美道德高尚,才算是大乘之道啊,有什麼樣的理想不能實現呢?”
唐夢白聽了這番話恍然大悟,頓足說:“我的確小看了杜百變!原來當年先生在祠堂裡故意視我為僕,是提醒我奉養父母雙親的意思!先生今天所說的這番話,比當年所教過的劍術還要精妙啊!”
回家以後,唐夢白閉門參悟,忽然退隱江湖,開始服侍父母,娶妻生子,性情溫和,從來不和人爭辯搏擊。為了維持生計,他挑了一副擔子,每天到城裡以賣吹制的糖人兒為生。他的手藝非常靈巧,吹出的糖人兒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就連衣飾上的皺紋居然也細微可辨,很受人們的喜愛。因為他所吹制的糖人兒多為菩薩狀,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別人都叫他“糖菩薩”。名聲漸漸四處傳播,遠勝過他做劍客的名號。連長安城裡的王侯,也經常遠端派快馬求購他的糖菩薩,用錦盒包裝好,用冰塊冷卻,送到長安城裡博得心愛姬妾的嫣然一笑,和當時名傳天下的“慧茶”、“舒繡”並稱為“蜀中三絕”。
也有些痴迷於劍道的少年人,聽說那些生動可愛的糖菩薩其實暗藏著劍術的至理,如果能夠明悟,會有了不起的收穫,於是也像河裡的鯽魚一樣擠擁著去求購。據說其中有兩三個人,竟然果真藉此修煉成了一代名家。至於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就沒有辦法細加考證了。
江湖異聞錄之半尺羅
東海的漁夫羅某,五十歲時,妻子才懷上身孕。臨產的夜裡,天空有五彩祥雲降落在他家的屋頂,人們紛紛說這是吉兆。結果他妻子卻因為難產,血崩而死。人們又認為這是凶兆了。孩子出生以後手掌很大,到了七八歲的時候,雖然沒有發生別的變化,但手掌比正常人長很多,展開就像一把蒲扇,有半尺來長,因為父親姓羅,漁民們就叫他半尺羅。其實到了二十歲的時候,他的手掌竟然已經有一尺長了。
半尺羅的性格很迂痴木訥,別人開玩笑地誑騙他,他總是信以為真,而且對父親非常孝順恭從,半點也不違逆。
十四歲的時候有一次鄰居的兒子跑來戲弄他說:“有人在海上看到一個醉醺醺的老頭兒,獨自在搖船,模樣很像你的父親啊!”半尺羅就急忙駛船去尋找,卻不知道父親此時正賣掉了魚在酒館裡和人猜拳呢。
搖著船出海沒多久,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把漁船吹得偏離了航道,在一片茫茫的水域中隨波逐流著,過了兩天,順風到了一個從來不曾聽聞的島上。半尺羅上岸細看,只見滿眼繁花,都是不曾見過的品種,隨風散發著奇異的香氣,就像濃烈的酒一樣,竟然讓人久聞之後有醉意。島上泉石冷冽,有如仙境。
一個相貌奇特的魚臉老人發現了他,把他帶到一個山洞裡,老人的另一個同伴很驚奇地盯著半尺羅的手掌說:“有這樣一雙巨手的人,屬於天賦異稟,我們不應該把他撕裂了作為晚餐呀!”就出洞了。
半尺羅這才知道自己差點兒被人活生生吃掉,頓時魂不附體,戰戰兢兢。洞裡幽深陰暗,零零星星散落著一些人的屍骨,那魚臉老人用來喝酒的器具,居然是用人的頭蓋骨磨製而成的,嚇得他縮在角落裡發抖,不停地求饒,哭著說:“我死了不要緊,七十歲的父親日後靠誰才能活下去呢?”魚臉老人溫和地給他端來飯菜,半尺羅雖然餓得厲害,卻不敢食用。魚臉老人大笑著說:“你既然很想活著侍奉父親,為什麼卻要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