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 / 4)

小說:崖山之殤 作者:想聊

一城之生路。”

邊居誼大笑道:“如此甚好,小將略備薄禮,請大人務必笑納。”

呂文煥笑道:“這個好說,快開城門,我定在丞相面前舉薦於你。”

邊居誼再也忍耐不住,便高聲叫道:“叛國奸賊,禮物在此,快吃我一箭。”說罷彎弓如月,一箭正中呂文煥右臂,同時,城上箭如雨下,當場斃敵數人。

文煥當時墜馬,為身旁親兵所救,僥倖撿命歸陣,心中又羞又慚,惱怒不已。

夜裡,呂文煥指揮大軍攻城,邊居誼親上城頭督戰抵抗,雖是數度受傷,兀自奮鬥不息,卻見元兵如蟻,蜂擁而來,宋軍寡不敵眾,不久傷亡殆盡,城池陷落。

邊居誼率部三千餘人戰至最後一刻,見事不諧,投火殉國,王大用與王虎臣亦因始終不降而被處死。

城破後,伯顏親自察看殉難宋軍屍體,心中感慨唏噓之餘,亦十分鬱悶,便喚張弘範至譙樓,道:“吾大軍南來之前,薛禪皇帝曾道‘自古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也,曹彬以不嗜殺平江南,汝可為吾曹彬也。’可惜此時江南未下,吾便已大開殺戒,實是有負君命。”

弘範道:“那沙洋、新郢二城雖小,卻各自頑抗,惡例既開,後患無窮,丞相開殺戒,無非為儆效尤,以免江左諸城負隅逞強,更添無辜性命,說是殺人,實是救人。況且自古行大事不必拘小節,丞相不得已而為之,不必過慮。”

伯顏笑道:“得吾心者,唯汝弘範是也。”沉吟片刻,又道:“弘範,當初那劉整欲隨本相建功,幾次三番登門求訪,本相卻偏偏差遣他去博羅歡丞相處,卻命呂文煥為本部先鋒,你可知為何?”

弘範道:“丞相大略,弘範怎可妄自猜度,還請明示。”

伯顏道:“劉整當初背叛母邦,或不得已,後來隨軍南征,卻事事爭先,急功近利,當日襄陽城破時又欲屠城,須知那趙氏素待其不薄,縱然心存積怨,又何至酷狠如此?可見其人心如豺狼,殺氣過重,反噬成性,本相平生最不喜此類小人,何況本次南來,為的便是弔民伐罪,自當以宣威立德為先,攻城為下,又怎可用此虎狼之輩。想那劉整素與呂文煥有嫌隙,吾偏以文煥隨軍,卻正是要挫挫劉整驕氣,又可讓呂氏心存感激,甘心效命。”

弘範道:“丞相偉略,下官欽佩之至。”

伯顏輕拍張弘範肩頭,正色道:“雖吾軍中不少將佐輕看汝等漢人,本相卻從未如此。那劉整、呂文煥之輩,本乃反覆小人,既不能保國安邦,又有何能耐可言,不過為幾匹忠犬而已,弘範你卻是高高在上的雄鷹,他日自當大有可為,必為我朝之棟樑肱股,本相閱人無數,絕不會走眼,今後行軍征伐,還須你多多盡力。”

張弘範心中大喜,立時跪下道:“下官雖死不足報丞相與薛禪皇帝知遇大恩。”

山窮水盡(四)

新郢陷落後,郢州頓失地利,張世傑堅守孤城,不敢出擊,元軍卻馬不停蹄,不多時已至復州城下。

那復州又稱沔陽府,宇文北周時初置,便是今日湖北省仙桃市,西面接壤武漢三鎮,城址又處漢水入江之處,正在兩股水道交匯的衝擊三角洲上。

復州地位之重,不下襄樊,若是失陷,元軍便可浮漢入江,長驅直入。

當時知州乃是翟貴,文人出身,自下游沙洋、新郢失陷後便惶惶終日,不知所措,此刻見元軍勢大,便召聚府中文武,商議道:“吾累受皇恩,自不願降,無奈北虜兇狠,殺人如麻,本官怎可將一郡百姓置於死地乎。”說罷淚水盈眶,一臉無奈。

俗語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那復州上下聞伯顏將至,皆已肝膽俱裂,哪裡還敢有什麼動作,當下便紛紛附和,多曰“事不可為”云云,再無異議,便立即開城遣使赴元營。

伯顏覽畢降書,見覆州如此重鎮竟是得來不費功夫,十分大悅,便厚賞使者,又命大軍即刻進發。

翟貴身穿朝服,親率一眾官吏大開城門迎接,一見伯顏,便立即一揖倒地說:“下官聞大丞相率王師前來,萬般惶恐,恭迎來遲,還望恕罪。”又命手下殺牛置酒勞軍,伯顏大悅道:“本相前日殺戮,實屬無奈,我大元皇帝素以德治天下,仁義為本,若江南州郡都能若爾等一般,自可不必驚懼,一切安居如故。”

翟貴一身媚骨,忙請伯顏視察倉庫軍籍,並請遣官鎮撫。

伯顏愈是高興,便道:“汝以誠待吾,吾又如何有疑。”即刻立下軍令,命兵士不得入城騷擾,只在城外安營,違者軍法論處。

翟貴大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