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1 / 4)

小說:崖山之殤 作者:想聊

敢過分追趕,也張弓搭弦,一箭射來。

電光火石之間,只聽二將同時大叫一聲,李恆被飛箭擦過額角,鮮血直流面頰,夏松卻被狼牙箭穿頸而過,翻身落馬,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洪福見少主落敗,心中焦急,猛地大喝一聲,一連數搶刺出,逼退百家奴,趁機奔到夏松身旁,一把將他拽上馬背,匆匆回陣去了。伯顏見狀,一指鞭梢,大軍蜂擁而出,宋兵抵擋不住,只得紛紛退回船上遁走,夏松也終因傷重而亡。

洪福回到本營,將軍情詳實以報,夏貴聽聞愛子殉國,不禁痛哭失聲,洪福進言道:“現下元軍已扼漢水兩岸,頗得地利,陽邏若失,鄂州必不保也,吾等不如聯絡鄂軍,奮死一搏,倒還有一些勝算,縱然敗北,亦無愧於朝廷。”

夏貴先聞程鵬飛於青石磯敗走,又見愛兒在陽邏城下殉國身亡,不禁膽色全消,再沒有自比岳飛、韓世忠的氣概,思量前後,竟說道:“時勢如此,不如退軍淮西,再上書朝廷,另做打算。”

洪福大驚,忙道:“戰事及此,不可功虧一簣,否則大公子豈不枉死疆場?請相公三思。”

夏貴臉色一沉,厲聲道:“生死有命,吾雖悲傷,卻不可為犬子之仇而誤三軍將士性命,汝不必多言,速速回去準備便是。”

洪福雖連番苦勸,夏貴只是不聽,便沒奈何只得相從。未幾,宋軍乘三百艘兵船東下,退還廬州。

夏貴一走,那陽邏堡如何抵擋的住,王達雖抱定必死之心,每日拼死力戰,卻終是兵少難支。附近的鄂州守將張晏然與漢陽守將王儀又都是膽小之人,每日只知緊閉城門,縮在府衙之內,哪裡還敢派兵援救。

終於,陽邏堡被兩路元軍夾攻而破,主將王達、定海水軍都統劉成及八千守軍無人投降,全部英勇犧牲。

漢陽王儀見風頭不對,馬上遣使赴元營,獻上官籍地圖,開門投降。 txt小說上傳分享

山窮水盡(六)

陽邏城破,漢陽又降,鄂州頓時孤立,旋被元軍所圍,張晏然彷徨無計,驚懼萬狀。

這日,呂文煥來到城下,指著城頭喊道:“天下大勢已分,汝何不早降,卻在此無謂相抗。”

張晏然一臉堆笑,道:“呂大人好久不見,一向可好?”

文煥道:“自吾棄暗投明之後,薛禪皇帝相待極厚,猶勝南朝。”

張晏然一聽,眼珠轉動,心中已是翻騰起來。

文煥知他心有所動,又道:“吾朝大軍,攻無不克,汝這鄂州可比當年吾之襄陽乎?何不早圖富貴,卻要枉送性命。縱然汝等不降,難道此城便不可下嗎?”說罷,故作忿忿然狀。

張晏然大驚,忙道:“呂大人,下官豈會不知上邦軍威,大人可少歇片刻,下官立即安排。”

文煥笑道:“如此最好,可不要叫本官久等,伯顏丞相那邊,本官自可美言。”

張晏然喜道:“大人放心,下官這就去辦。”

其實張晏然早有降意,只是礙著程鵬飛勇武,一直不敢造次。此刻見元軍兵臨城下,便橫下條心,也顧不得許多,便命心腹數人暗藏短刀在身,一齊來見程鵬飛。

誰料程鵬飛自青山磯敗績,身被數創之後,心中已是怯意充盈,再無勇悍之氣,一見張晏然,便慌忙道:“張相公,如大軍壓境,吾等如之奈何?”

“荀卿《天論》中不是有言‘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麼。況本朝新君年幼,又哪是什麼堯舜禹湯,朝中大事,還不是賈太師說了算,就算吾等血戰殉國,又有誰人知之。”

“既如此……”

“吾等豈可不識時務。不瞞您說,城中文武俱與本官心思一般,只是不知尊駕意下如何?”

程鵬飛稍稍猶豫片刻,自忖已是無路可走,便終是咬咬牙,一拍胸脯道:“罷!罷!末將願追隨張相公,共圖富貴便是。”

當下二人一拍即合,便收拾府庫,取出城中典冊名籍,開了大門納降。伯顏兵不血刃便取了鄂州重鎮,喜形於色,馬上上表元廷,請封王儀、張晏然、程鵬飛三人。

就在元軍入城之時,忽有一名儒士,頭纏白巾,衝上前來指著張晏然大罵道:“張晏然,你這無恥小人,空負國家厚恩,竟作此無義之事,雖禽獸尚不如也,現在竟還敢耀武揚威!”

眾人一看,卻是府中參議張山翁,此人平日裡不苟言笑,又多少有些酸腐學究之氣,一向不得重用,未料此時竟有這般氣概。

張晏然大怒,罵道:“腐儒,汝敢逆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