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3 / 4)

小說:中國曆代名女傳 作者:江暖

州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的德惠,給這條長堤取名為“蘇公堤”,這裡面其實也包含了賢內助王朝雲的一份心血呢。

此後十年之中,蘇東坡又先後出任穎州和揚州知府,續娶的王夫人已逝。宋哲宗業已親政,用章惇為宰相,又有一批不同政見的大臣遭貶,蘇東坡也在其中,被貶往南蠻之地的惠州(今廣東省惠陽縣),這時他巳經年近花甲了。眼看運勢轉下,難得再有起復之望,身邊眾多的侍兒姬妾都陸續散去,只有王朝雲始終如一,追隨著蘇東坡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到了惠州。對此,東坡深有感嘆,曾作一詩:

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絡秀不同老,無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板舊姻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雲雨仙。

此詩有序雲:“予家有數妾,四五年間相繼辭去,獨朝雲隨予南遷,因讀樂天詩,戲作此贈之。”當初白居易年老體衰時,深受其寵的美妾樊素便溜走了,白居易因而有詩句“春隨樊子一時歸。”王朝雲與樊素同為舞妓出身,然而性情迥然相異,朝雲的堅貞相隨、患難與共,怎不令垂暮之年的蘇東坡感激涕零呢!

王朝雲在惠州又為蘇東坡生下一子,取名乾兒,因產後失調,身體十分虛弱,終日與藥為伍,總難恢復,於是就皈依佛門,拜比丘尼義衝為師,天天誦經求佛,也不見效。不久便帶著不捨與無奈溘然長逝,年僅三十四歲。臨終前她執著東坡的手意蘊深長地說:“世上一切都為命定,人生就象夢幻泡影,又象露水和閃電,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這番話並不只是她皈依佛門後悟出的禪道,其中寓藏著她對蘇東坡無盡的關切和牽掛,生前如此,臨終亦如此。”

朝雲死後,蘇東坡將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棲禪寺大聖塔下的松林之中,並在墓上築六如亭以紀念她,這就是開頭那副楹聯的來源。惠州的西湖本名枕豐湖,山青水綠,煙波嵐影,酷似杭州西湖,自蘇東坡來後,常與王朝雲漫步湖堤、泛舟波上,一同回憶在杭州時的美好時光,因此也就用杭州西湖的各處風景地名為這裡的山水取名,這本是兩人的得意之作,不料他鄉的孤山竟然成了王朝雲孤寂長眠的地方。

雙鴻遠遊,失伴成只。對朝雲的懷念日日結聚在蘇東坡悲寂的心頭,夜裡就化為幽夢,他夜夜見朝雲來侍,而且為年幼的乾兒授乳,總看到她衣衫盡溼,詢其原故,答道:“夜夜渡湖回家所致。”蘇東坡醒後大為不忍,於是興築湖堤橫跨湖上,以便朝雲前來人夢,此堤也被後人稱為“蘇公堤。”堤成之日,當夜就夢見朝雲來謝,音容笑貌一如生前。這時的蘇東坡已是心身極憊,生活中只剩下對往昔的回憶和懷念了,其中尤以對朝雲的懷念為最多,他有一首“西江月”詞雲: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

海遷時過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

素面反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為了懷念王朝雲,蘇東坡在惠州西湖上刻意經營,建塔、築堤、植梅,試圖用這些熟悉的景物喚回那已遠逝的時日。然而,佳人已杳,真是“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朝雲已去,她的影子卻刻在了蘇東坡的心中,也留在了惠州西湖的山水花木之中,遙想才子佳人的悲歡情愁,怎不令人為之啼噓不已。後成鷲法師有詠六如亭詩云:

蘇堤留恨處,荒塚對滄溟;

流水空千古,香魂倚一亭。

波涵三島綠,柳鎖六橋青;

寂寞棲禪寺,金剛何處聽?

《中國曆代名女》——名妓卷……李師師色藝壓群芳

李師師色藝壓群芳

一天,宋徽宗因遊幸已倦,坐在千秋亭上悶悶不樂,時有高俅、楊戩在旁陪侍,高俅見了,便進言道:“陛下貴為天子,何事不可為!正可及時行樂,以期不負韶華,況人生如白駒過隙,若不自尋歡樂,未免老大徒傷。'徽宗答道:“卿言甚是,朕當排遣愁懷,力尋歡樂,以免辜負年華。”正說著,忽然一陣風飄過管絃之聲。徽宗說:“朕深知九事之中,反不如小民這樣快樂。朕欲出觀市廛景至,恨無其由。”楊戩立即說:“這個容易,陛下只要扮作秀才模樣。我等裝成僕從,自後窄門出去私行,就可以暢觀市廛風景了。”就這樣徽宗被兩個奸裡引出皇宮。一路穿大街、過小巷,但見到處是歌臺舞榭,酒市花樓,看得徽宗皇帝好不高興,天色將暮的時候,來到金環巷。這裡的風趣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