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3 / 4)

小說:中國曆代名女傳 作者:江暖

閩縣。楊玉香雖然情同妻子,但畢竟尚未經父母同意,沒有明媒正娶,因而不便隨同返回故里;林景清打算回家後稟明父母,再馬上回頭來迎娶她。

臨行前,楊玉香流淚誓言道:“妾雖淪落風塵,但能守身如玉,君今遠別,妾立誓潔身相待,令此館無他人之跡,一心等君歸來!”林景清大為感動,也指天為誓,決不相負,並將玉香的瓊華館改名為“一清館”,以明其高潔,且專為他景清一人而設。臨行前夜,兩人相擁不眠,林景清起身秉燭,寫下一闋“鷓鴣天”:

幾字嬌蛾恨不開,陽臺今作望夫臺,月方好處人相別,潮未平時僕已催!

聽囑咐,莫疑猜,蓬壺有路去還來,穆穆一樣垂絲柳,休傍他人門戶栽!

雖對玉香有無限愛憐,卻也不免有一絲擔憂。楊玉香為了表明心跡,也披衣和唱了“鷓鴣天”一闕:

郎系閩南第一流,胸蟠星斗氣橫秋,新詞婉轉歌才畢,又遂徵鴻了碧樓。

拉錦纜,由蘭舟,見郎歡喜別郎憂,妾心正似長江水,晝夜隨郎到福州。

林景清懷揣著楊玉香寫下的詞離開了金陵,從此後,楊玉香洗盡鉛華,閉門謝客,天天吟著林郎留下的一些詩詞,總以為他不久之後就會翩然歸來,每一次的叩門聲都引起她心中的一陣悸動。

時光一日日、一月月地過去了,始終音信杳然。種種狂測纏繞著她的心頭,在這種內心煎熬中竟也過去了兩年。楊玉香幾乎絕望到了極點,於是她開始唸經拜佛,借虛無飄渺的佛力,來麻醉自己滴血的心。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林景清久久不歸呢?原來阻擋他的是一個誰也把握不了的原因。此時明朝廷皇帝無能,宦官亂政,國家一派混亂;東海倭寇乘虛而入,在閩浙沿海一帶燒殺劫掠,肆無忌憚。林景清家鄉一帶,正是倭寇出沒頻繁的地方,路途行人罕見,充滿危險。林景清本想冒險北行,無奈父母堅持反對,自己想若是命丟在路上,就更無法再見情人,因此只好耐著性子等著。

這一等就整整等了六年,才等到倭寇平息。林景清迫不及待地兼程北上,一路思念情人,歸心似箭。

一天晚上在白沙渡泊船,適值初冬月圓之夜,林景清心事重重,難以入眠索性坐在船頭看夜景。清月灑下一片銀色的光輝,柔柔地籠蓋沙灘,遠近景物朦朧如夢,林景清陶醉在思念情人的遐想之中。忽然,他看見對岸沙灘上一白衣少女正緩緩獨行,定眼細察,覺得形貌酷似玉香。林景清不由自己地跳下船,站在這邊沙灘上大聲呼喊著玉香的名字,那少女似乎也看清了他,竟然舞動衣袂,飄飄搖搖,轉眼間越過了寬闊的河面,飄到林景清的身邊。林景清也來不及細想,伸手一把抱住玉香,相擁引親,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

稍稍平靜後,林景清說:“愛卿為何到此?”玉香緩緩回答:“自君別後,天各一方,魚水相系,相思日切,所以買舟南來,期續舊好。不想在這裡相遇啊!”剛說完,兩人又緊緊相擁,熱淚溢滿面頰。在沙灘於相偎著坐下,兩人互訴離別一情,景清思緒萬端,口占詩一首:

無意尋春恰遇春,一日見面一回新;

枕邊細說分離後,夜夜相思入夢頻。

楊玉香粉面掛淚,猶如梨花帶雨,期期艾艾,六年的愁憂全部傾瀉在情郎的懷裡,同時也吟了一首詩:

雁杏魚沉各一天,為君終日淚潸然;

孤蓬今夜煙波外,重訴琵琶了宿緣。

在清冷的沙灘上,一對情人說說哭哭笑笑,不覺就已東方發白,荒村雞唱。林景清眨了眨眼,再一看,懷裡的情人倏忽竟不見了,他猛地驚醒,原來自己仍坐在船頭,剛才的情人歡聚,不過是南柯一夢。

如此一來,林景清更是心急如焚,催促船伕日夜兼程,不幾日就趕到了金陵。

走近一清館,門正緊閉,院內寂然無聲,急急地叩門,迎出來的竟是邵三,她一身縞素,臉帶淚痕,林景清一見,頭“嗡”地一聲昏旋起來。好不容易鎮定下來,聽得邵三鬱郁地說:“公子遲來一步!自公子別後,妹妹日日苦守空房,一心等你歸來,誦經吃素,不與他人往來,心情苦鬱,漸至沉病,數日之前己魂歸九泉,棺木還停在屋裡。”

林景清頓時如遭五雷轟頂,跌跌撞撞地奔入屋中,撫棺慟哭,聲嘶力竭,竟至昏死過去。

經邵三的料理,這夜林景清獨宿一清館中,想起往昔與佳人在此共度春宵,如今只有與芳魂為伴,不由得黯然心傷,賦詩寄情:

往事淒涼似夢中,香奩人去五臺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