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第十旅僅有兩個團四個營,三千二百人。該旅進入蘇北後,兼淮海軍區。由於實行了主力地方化,在群眾中生根立足,經過兩年多的艱苦戰鬥,兩個團發展成為兩個旅六個團,一萬五千人。在鹽阜區,第七旅、第八旅各有一個團實行地方化,不僅使地方武裝大發展,主力部隊也都擴大了二、三倍。
我在淮南路西返回蘇北途經華中局駐地時,得知蘇聯紅軍已出兵我國東北。我軍也有少數部隊進入東北。我即於九月十四日打電報向中央及軍委提出《關於目前局勢和戰略方針的建議》,建議速調五至十萬大軍到東北,建立全國總根據地。九月二十三日,兩淮戰役剛剛結束,我便接到中央命令,要我率新四軍第三師主力開赴東北。九月二十八日,我們開始從淮陰出發北上。新四軍第三師主力部隊四個旅、三個特務團共三萬五千餘人,告別了並肩戰鬥五年的蘇北人民,踏上了東北解放戰爭的征途。
新四軍第三師自開闢蘇北抗日根據地至抗戰勝利五年中,共作戰四千七百餘次,殲敵偽頑六萬餘人,部隊由二萬餘人發展到七萬餘人(包括主力和地方部隊),本身傷亡一萬餘人。開闢了擁有四萬二千多平方公里土地和八百多萬人口的解放區。第三師第七旅除在蘇北作戰外,還作為軍部機動力量,由軍部直接指揮,轉戰淮北、淮南等地,縱橫馳騁,屢立戰功。第八旅之二十三團和淮河大隊調歸山東軍區建制。獨立旅調往皖江地區歸第七師建制(第三師北上時歸建)。第三師中有一批歷史很久,素以驍勇善戰著稱的部隊,如編入第七旅的原八路軍一一五師之六八五團,其前身是井岡山時期朱毛紅軍的老二十八團、三十一團和黃公略的紅三軍。編入第八旅的原八路軍一一五師之六八七團和編入第十旅的六八八團、六八九團,其前身是鄂豫皖紅二十五軍和陝甘紅軍劉志丹的紅二十六軍(後合編為紅十五軍團)。這四個團在抗日戰爭初期,曾首戰平型關告捷,威震敵寇。在開闢和堅持蘇北抗戰中,這批老部隊又創造了新的戰績,打出了新的威風。華中局在一九四一年七月,向中央報告《新四軍各師組織及工作概況》中曾指出,“三師的戰鬥力較強,部隊充實,除九旅外,每團平均有二千人以上,基本上保持了過去的優良作風和制度,尤以政治工作能深入與反映部隊的問題,保證一切,每一號召能很快地動員起來,自上而下地去推動執行”。“部隊比各師要整齊,愛護武器較好,九旅在全軍來講,艱苦奮鬥的精神可稱模範”。
00、344旅在華中
1940年2月,八路軍第二縱隊成立,劉震被任命縱隊所屬第三四四旅旅長。7月,奉命南下支援新四軍的二縱隊在渦陽與新四軍第六支隊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第三四四旅編為第四縱隊第四旅,劉震任旅長,並率領四旅擔負起開闢和堅持淮上根據地的任務。皖南事變後,劉震的四旅又奉命改編為新四軍四師十旅,在豫皖蘇和皖東北地區堅持抗日鬥爭。
在日、偽、頑、匪夾擊之下,十旅面臨的形勢極為複雜、嚴峻,鬥爭極其艱苦,部隊減員嚴重。1941年3月3日,劉震的二十九團一營遭到敵軍襲擊,雖經殊死搏鬥,但終因力量懸殊,全營只有二十多名戰士奪馬突圍,其餘全部犧牲。聽到這個訊息,一向堅強的劉震忍不住落下了眼淚,三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雖然深處腹背受敵的嚴重境地,十旅仍然在淮上地區堅持進行了十個月的艱苦鬥爭。
沈啟賢
原空軍學院副院長,1955年空軍少將。2010年1月24日16時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1940年起任新四軍第三師十旅二十九團團長,蘇北軍區淮海軍分割槽第一支隊支隊長。
1945年任新四軍第三師司令部參謀處處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吉江軍區參謀長,北滿軍區第四軍分割槽司令員。1
946年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五師師長,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二縱隊三十六師師長。
1949年任第四野戰軍四十九軍一四五師師長。
1941年07月
新四軍4師10旅28團
28團
團長盛世坤
政委朱士金。
29團 (原689團)
團 長 王德榮
政 委 王德貴
副 團 長 周世忠
參 謀 長 張傑成
政治處主任 尤奮濤
1942年04月
新四軍3師10旅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