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 晉西遊擊隊與南梁游擊隊在南梁林錦廟勝利會合,成立新的游擊隊委員會。謝子長任書記,劉志丹、閻紅彥、楊重遠、胡廷俊、白錫林任委員。
11月 陝西省委派謝子長到南梁領導會師部隊。
12月 陝西省委派榮子卿到游擊隊傳達了省委堅決執行遊擊戰爭的指示,要求部隊整頓後南下,將部隊改編為西北反帝同盟軍。
1932年
1月初 “西北反帝同盟軍”在甘肅正寧縣柴橋子村正式成立。總指揮謝子長,副總指揮劉志丹,參謀長楊重遠。部隊編為兩個支部。共計700人。
2月12日 根據陝西省委決定,西北反帝同盟軍在甘肅正寧縣召開軍人大會。宣佈省委改編命令。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簡稱陝甘游擊隊),謝子長為總指揮,李傑夫為政委,楊重遠為參謀長。下轄四個大隊。
2月13日 陝甘游擊隊攻佔職田鎮。
2月15日 陝甘游擊隊在旬邑縣陽坡頭設伏,殲敵300餘人。
3月19日 陝甘游擊隊在甘肅正寧縣南塬群眾配合下,攻打山河鎮,因嚮導迷路,失去聯絡,未果。
3月20日 陝甘游擊隊進至寺村塬,將群眾武裝改編為赤衛軍,成立赤衛軍總司令部。
3月21日 陝西省委向中央要求在陝甘邊成立正式紅軍,給予番號。
4月20日 中央批准了《關於陝甘邊游擊隊的工作及創造陝甘新蘇區的決議》的請示報告,決定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26軍。
4月21日 陝甘游擊隊奔襲旬邑縣城,一舉突入城內,殲敵300餘人。這是
陝甘游擊隊成立以來攻佔的第一座縣城。
4月下旬 陝西省委書記杜衡到陝甘游擊隊視察工作,撤消了謝子長的總指揮職務,撤消了陝甘游擊隊總指揮部,將部隊編成第3、第5兩個支隊,劉志丹任第3支隊隊長,吳岱峰任參謀長;閻紅彥任第5支隊隊長,楊重遠為參謀長。
5月10日 根據鬥爭需要,恢復了陝甘游擊隊總指揮部,任命劉志丹為總指揮,李傑夫為政委。
5月15日 陝甘游擊隊奔襲旬邑縣馬欄鎮,殲敵兩個連。
5月17日 陝甘游擊隊奔襲旬邑縣楊家店,再殲敵兩個連。之後奔襲焦家坪,一舉將守敵全殲。
5月17日 陝甘游擊隊與尾追之敵在富縣吉子峴展開激戰,突出重圍。
5月27日 陝甘游擊隊轉至富縣寧武鎮,殲敵一個團指揮所。之後,攻敵未克,部隊轉入韓城,幫助地方黨建立自衛軍。
6月底 陝甘游擊隊韓城作戰失利。部隊轉移到甘肅寧縣麻子掌、梁掌堡一帶。隊委會開會糾正悲觀失望情緒,決定免去劉志丹總指揮職務,由閻紅彥為總指揮。同時,部隊編為兩個步兵大隊和一個騎兵大隊。
7月8日 在共產黨員領導下,國民黨新編第11旅特務營兩個連在甘肅合水西華池起義。起義部隊被編為陝甘游擊隊第3大隊。西華池起義是黨領導的西北地區兵運史上第一次勝利。
7月23日 陝西省委代表李艮到陝甘游擊隊巡視工作,傳達黨的指示,並擔任陝甘游擊隊政委。由於他在分配土地和戰略戰術上的錯誤,部隊遭受嚴重損失。
8月31日 謝子長再次擔任陝甘游擊隊總指揮。
9月21日 陝甘游擊隊奔襲照金,一舉殲滅富縣、同觀、耀縣民團400餘人。
9月下旬 陝甘游擊隊到達南梁、二將川一帶活動,北上攻打保安未果。
12月初 中共陝西省委決定,陝甘游擊隊開往宜君縣楊家店子集結,準備
將陝甘游擊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26軍
12月18日 中共陝西省委根據“中央責成陝西省委從自己的常委中選派一人去擔任26軍的政委”的指示,派杜衡到陝甘游擊隊,著手進行26軍的籌建工作。
12月22日 陝甘游擊隊在宜君縣楊家店子召開黨員大會和戰士代表會,會議由杜衡主持,他指責謝子長、劉志丹、閻紅彥、楊重遠等人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逃跑主義”、“土匪路線”等錯誤,撤消了四個人所有職務。在廣大指戰員強烈要求下,留下劉志丹留隊察看。其他人去上海受訓。
12月24日 陝甘游擊隊在宜君縣轉角鎮召開軍人大會,舉行改編授旗典禮。杜衡宣佈陝甘游擊隊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