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尋一時語塞,找不到適當的理由阻止別人師父管束弟子的越軌行為,他想說是他讓楊清惠不穿道袍的,攬下這份責任,免得楊清惠受師父責罰,但轉念又覺這樣做不免大大唐突了楊清惠,幫她不成反而害了她,於是便把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地嚥了回去,但他若不出言阻止,楊清惠便要隨虛靜道長迴轉龍虎山無塵道觀,也許這輩子再無相見之日,一急之下,突然兩眼發黑,雙腿發軟,“咕咚”一聲倒在了地上。
“張大哥!”這時楊清惠再也顧不得師父在旁,忙扶起張尋,伸手助他移宮換穴調理氣血。過了一會,她又怯生生地抬頭望望師父,誰知虛靜道長也正盯著她看,但隨即輕輕嘆了一口氣,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將臉別轉,不再看她。楊清惠急忙低低道聲:“謝謝師父。”又低頭照料張尋。
原來虛靜道長閉關結束之後,發現徒兒清惠竟然私自下山,只留下一張紙條,說是太過思念父母和寶石谷,欲回去探望。她對徒弟的身世也自然一清二楚,知道寶石谷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可江湖險惡,一個妙齡女冠獨自行走江湖,她實在放心不下,便急忙下山尋找。她找了沒多久,便聽江湖上傳聞川北黃龍派新任掌門張尋少年有為,擊敗藏東松贊寺高僧玉鳩上人,令武林正道拍手稱快,而他有一個紅顏知己名喚“楊清惠”,二人情意相投,形影不離,此時正同往浙江紹興而去。虛靜道長心想自己俗家姓“楊”,張尋的密友又叫“楊清惠”,###便是自己的徒兒,於是便先到紹興等候他倆。但張尋和楊清惠抵達紹興之後行蹤不定,等到虛靜道長訪得他二人投宿的客棧,夥計卻告訴她張、楊二人出城去了,她便出城尋找,從東湖到大禹陵、宋六陵,又轉至香爐峰等處,繞了好大一個圈子才找到蘭亭來。當虛靜道長見到獨自一人在月光下焦慮徘徊的楊清惠竟連道袍都沒穿,不禁心頭火起,不由分說就硬把徒兒給拉走了。這時,天快亮了,離張尋回蘭亭雖已不遠,但張尋卻難以知道伊人的去向了。
第十三章 聞昔(12)
後來,整整的一天楊清惠是在師父的教訓和自己的惶恐中渡過的,師父的責備她不敢還嘴,因為自己背師私走確實不合弟子之禮,而且她雖與張尋守禮謹嚴,江湖武林中人也較常人脫略些行跡,但少男少女結伴行走,畢竟是有違修道清規的,所以她便默默地接受師父的責罵,同時卻一直牽掛著況寂最終是否赴約。自己中途被師父拉走,要是況寂來了不見張尋怎麼辦?而張尋回蘭亭見不到自己,又會怎麼樣?真是芳心能與絲爭亂,此時度日如度年。傍晚,虛靜道長僱好了馬車,要帶徒兒迴轉江西龍虎山的道觀,楊清惠才哭著求她讓自己與張尋道個別。虛靜道長面硬心軟,最終答應了徒兒的請求,於是師徒二人一同來找張尋,沒想到倒恰巧救了張尋一命。
楊清惠心中有愧於師父,而自己對張尋的那份情意又是隻能深藏心底,任何人面前都不能透露半點的,所以這次到客棧,確實是已下定了辭別張尋的決心。如果張尋不因運功過度而失力,又急火攻心,突然昏倒,楊清惠必定已隨師父踏上了回江西無塵觀的路途。但張尋這一昏迷,使她一下子拋開了少女的矜持羞澀和道姑的清規戒律,馬上撲過去搶救。好在張尋與“星爺”這一場鏖戰雖然兇險無比,令他幾乎失力虛脫,但卻並未造成內傷,故而沒多久他就在楊清惠的聲聲呼喚之下悠悠醒轉。
楊清惠一見張尋緩緩睜開眼睛,十分高興,又關切地問:“張大哥,你沒事吧?”
“我沒事。”張尋雖然渾身無力,但見楊清惠並未離開自己,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慰。他笑了一笑,但隨即又長嘆一聲道:“唉,可惜的是今夜本來有望將‘星爺’除掉,但卻讓他全身而走了。這樣不知又有多少好人要害在他手裡了。”
楊清惠聞言緘口不語,臉上滿是遺憾和為難之色,張尋明白她的意思,定是在虛靜道長面前不宜談論此事,便朝她理解地笑了笑,欲開口岔開這個話題。不想未等張尋張嘴,虛靜師太已先開了腔:“怎麼?剛才那個古里古怪的人就是‘星爺’?就是那個‘影子會’的頭領‘星爺’嗎?哎呀,貧道要是知道他就是‘星爺’,剛才一定不會這麼輕易地就放過他的。”
原來,虛靜道長在知道徒弟清惠與張尋聯袂行走江湖時,本能地就對張尋起了戒心,適才進屋見張尋遇險,便不假思索地幫助楊清惠救了張尋,使張尋又一次逃過了劫難。但她並不知道張尋對手的底細,見張尋追殺“星爺”出了門,她卻按劍未動,還拉住了欲相跟出去的楊清惠。其實她一路行來,對“影子會”在“星爺”掌握、支配下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