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1 / 4)

小說:驚情三百年 作者:恐龍王

令全體朝臣共同保舉皇八子為太子,翌年初,被革去大學士,直至康熙五十五年復啟用為首席滿洲大學士,兼任戶部尚書。

馬齊言畢抬首見皇帝兩道劍眉已是顰在了一處,額頭青筋微暴,他頓感背心陣陣發涼。

胤禛面沉如水,心裡卻起了波瀾:如今時局不穩,朝中王公大臣或明裡打著哈哈暗地使絆子或隔岸觀火或犟脖撅蹄的,沒幾個肯實心辦事,他審時度勢,眼下仍需啟用老臣以穩定人心。胤禛心中作了這樣的判斷,也就強壓下怒火,沉沉道:“寬仁不等於縱容,臣工貪婪不法,不嚴行懲處,看似寬容仁愛,實則放縱爾等繼續作惡,徒使百姓遭殃。如今這天下財富,上不在朝廷,下不在百姓,不過都是讓這些豪強官吏們給侵吞了。好了,朕亦知道此事不可能一夜間就全部解決。你且退下吧。”

“臣遵旨。”馬齊耷拉著腦袋,躬身退了出去。

餘暉殘陽,晚風起。

胤禛隻身走出倚廬(古代遭喪者所居),隱隱有哀悽聲傳來,細密悲怨,綿綿不絕。他覺得有些冷,那是種滲透到骨髓裡的寒意。依慣例,禮部奉他旨意,前去永和宮將明日新皇登極儀注啟奏皇太后知曉,可她竟回說:“皇帝誕膺大位,理應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難道他繼承大統竟讓她那樣的失望嗎?她為什麼寧可相信那些街頭巷尾傳來的流言蜚語,卻不肯相信他這個親生兒子的話!“仁壽”皇太后的尊號本已由內閣翰林院擬定,“皇太后表文、冊文及金冊、金寶並儀仗等項”也已“速行備造”,欽天監選擇好吉期,單等皇太后點頭應允即可。可誰能料想,這居然也被皇太后以“梓宮大事正在舉行,悽切哀衷,何暇他及。但願予子體先帝之心,永保令名。諸王大臣永體先帝之心,各抒忠悃,則兆民胥賴,海宇蒙休。予躬大有光榮,勝於受尊號遠矣。”給冠冕堂皇的拒絕了。不論是諸王大臣具折懇請,或是他屢次誠敬叩請,均被她態度強硬拒絕,更不用說從永和宮搬出,移居到皇太后所應居住的寧壽宮了。

胤禛眼前浮現出她冷漠而疏遠的面容,一股淒涼,酸澀之意在胸腔裡漸漸擴散開來,腳下有些鬆軟,如踩在雲端般,他伸手扶住了白玉雕欄,穩了穩神,拾階而下。內侍們遠遠跟隨。

遠遠老椏白梅皓如煙雪,朵朵似孓然一生,四顧茫然的立於枝頭獨自惆悵。冷香幽幽,偶爾風過,落下三兩朵,留下一地蕭瑟。

胤禛緩緩走至梅樹下,見泥土之上,落花重疊,鋪起薄薄一層。他低頭用腳尖輕輕撥了撥滿地殘梅,喃喃自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風越加刺骨,胤禛墨黑幽深的眼瞳突地一縮,峻顏閃過一絲極其複雜的神情,忽地伸手,指了指前方,近侍已明其意,轉身速傳下去。片刻,已有內侍上前扶持著胤禛,坐進寬敞輕煖的輿轎,“起轎。”

天擦黑了,紛紛揚揚飄起了雪,胤禛掀起轎簾,默默望著簾外黯然的天色,細緻的雪花,飄入轎內,他伸掌接住,凝視著那晶瑩剔透的六角稜花瞬間融化,垂下手,任雪水順著手指滴落。

御輦徐徐停穩,胤禛步出轎,抬首瞧見那一角宮牆,冰冷淡漠的眼中湧起一絲溫柔之色。

侯在寢宮外的蘇培盛遠遠望見了,忙撐了傘迎上來,替胤禛擋著風雪,護著他入了殿內。

胤禛隨口吩咐蘇培盛道:“讓御書房把摺子搬到這裡來。再去將——”他住了口,起身欲走,一眼瞧見蘇培盛手在微顫,不由道:“怎麼了?”

蘇培盛忙跪下回稟:“皇上,淨月師傅讓——皇太后給傳去永和宮了。”

胤禛驀然一驚,狠瞪他一眼,嚇得蘇培盛身子一軟,幾要倒下,慌結巴道:“——奴,奴才讓人跟,跟著的,如有變故,立時,會前來回稟的。”

胤禛無暇再去痛斥他,轉身便走。

************************************************

永和宮。

宛琬才踏進永和宮,便有宮女迎出,領著她進入西偏室外的小客廳。

宛琬見廳內亮堂處,皇太后已端坐在那,她兩頰雖已鬆弛老態,但仍精神矍鑠,薄唇更增添了幾分冷薄氣質,她朝著宛琬望來,眼神明銳如劍。

宛琬身旁宮女辛荑忙跪下行禮。

宛琬上前一步,亦恭身行禮。

皇太后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面沉如水,冷冷道:“不過如此。”說罷起身,自顧拂袖進裡屋。

辛荑偷偷瞥瞧了皇太后背影一眼。她本是皇帝親從舊藩邸挑選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