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議會正為此而努力。”
“他們的財政能支撐嗎?金礦和銅礦他們要用來對外支付,貿易利潤主要供養海軍,陸軍可全靠土地產出了。”
守序笑了笑,“很快我們就會知道了。”
走下山坡,平原上的官道比山中寬了一些,兩邊挖掘了排水渠,種上行道樹。平原上阡陌縱橫,土地開墾的不錯。一些農戶正在向土裡填埋鳥糞石,為明年的播種做準備。鳥糞石是一種基肥,起作用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所有的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各處顯得忙而不亂。
宜蘭城就在眼前,州城並不大,也沒有城牆。城池規劃成四方形,邊長500米,四角修有炮樓。居民散落在各處村舍中,城中的建築主要是官署、糧倉、軍營、醫院等公共建築和部分手工場。
州長周鹿卿率全市文武官員等在道旁,他們穿著臺北特有的官員服飾。因為臺北府的特殊情況,這裡的地方職官制度與本土有區別,帶有很濃的中國元素。
各級官吏中很多人來自大陸的讀書人,士紳或是明朝官員。臺北府尊重了他們的習慣,官員按等級高低穿戴不同的官服與配飾。
明朝原有的官服肯定不能再沿用,而且站在審美角度,守序也很不喜歡明朝官服上那個碩大的補子,繁複豔俗之餘毫無美感。守序當然也沒有考據禮制搞出一套新官服的能力,他也不想就這個小問題請教儒學大師,便自己瞎搞了一套。
官服基本照抄宋朝服飾,分為禮服和常服。臺北府管民政的副職,評議會稱為甲必丹的崗位暫缺。官員中地位最高的是臺北市長、宜蘭州長和臺中州長三職,臺北就只有這三個職務官服為緋色,其他都是著青色官服的基層官員。
守序對隋唐以來流行幞頭,也就是烏紗帽絲毫無感,因此臺北府官帽子全部迴歸到漢代的簡約風格。常服佩進賢冠,親民官禮服佩貂蟬冠,監司官禮服佩獬豸冠。
剛推出這套官服時,單調的色彩也曾惹來一些非議,畢竟人們已經習慣穿了幾百年的補子。守序卻是不管,他很自信,改得再醜也比金錢鼠尾戴瓜皮小帽好看。
沒有補子的官服樸素、簡潔、線條不繁雜,看起來更清爽乾淨,也更幹練。復古的服飾,同時也是在提醒官員們臺北風格與大陸的迥異之處,重實幹,少虛文。
此時站在守序馬前的就是身穿緋色官服的州長,帶著一群青色小官組成的團隊。引人注意的是,所有官員人人佩劍。這是最新的裝備,也是最新的要求,劍身來自本土兵工廠的機打製造。
宜蘭州只有周鹿卿的佩劍是守序所贈,編號守序劍第8。也許有的官員自己有質量更好的劍,但在這種場合,只能佩戴國家統一製品。這種禮儀性質更多的中國劍只是文官使用,軍官實戰武器另有體系。
周鹿卿見到守序後深深一揖。
“鹿卿拜見國主,安格利斯將軍。”
聯邦境內,所有公務機關已取消跪拜禮。私人場合與民間守序不想管也管不了,就如來的路上,工頭與民工朝他跪拜一樣,那並非守序所想。
守序離鞍下馬,伸手扶起宜蘭市長。
“德夫,辛苦了。宜蘭從一片荒地變成如今的模樣,說實話,進展超出我的預料啊。這都是你的功勞。”
“國主謬讚,勸課農桑,興修水力本就是我份內之事。”
守序哈哈大笑,走過宜蘭州官吏們的隊伍,進了城。
宜蘭城面向太平洋,防禦壓力主要不在城池,而在蘇澳港,因此城內街道規劃以通行便利優先,未做巷戰針對佈置。一南一北十字主幹道,鋪以條石青磚,兩側有排水的明渠。
周鹿卿解釋道:“宜蘭在南風季雨水太多,為了快速排水,我們不得不把溝渠挖寬挖深,一時來不及鋪上頂蓋。”
守序倒是沒在意明渠改暗渠,宜蘭畢竟建城時間太短,他想的是另外的事,“鹿卿啊,你在大陸多地任過親民官,應當知道很多州府城池初建時,這下水道修的都不錯。但天長日久後,城中土地騰貴,很多人侵佔公共道路,在水渠上亂搭亂建,將原有功能破壞殆盡。”
“國主說的是,我會格外注意杜絕此種現象。”
城中心的州署和糧倉是最堅固的建築,有一定防禦功能。守序進了官署正堂,沃爾特對宜蘭州的民政事務不感興趣,找房間休息去了。
周鹿卿向守序呈上全州的統計報表。宜蘭幾乎沒有工業,現在也沒有礦業,經濟結構比較簡單,就是農業和漁業。農業是根本,宜蘭州現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