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萬畝又5分耕地。朝廷的資料實際上肯定會有遺漏部分,位於島嶼中央等地的黎垌土地也不可能得到統計,以曾櫻多年為官的經驗,海南大約有420萬畝土地。
守序暗暗點頭,曾櫻的估計應當接近於這個時代的真實數字。民國時陳樞統計海南島有730萬畝耕地,這個墾殖程度在封建王朝時代肯定做不到。滿清一朝,統計中的海南耕地從未超過萬曆年的數字,一直是300萬出頭的耕地再加幾萬畝檳榔、橡膠等經濟種植園。
耕地雖多,但瓊州的土壤條件不好,現在的耕作技術比大陸也有差距。只有在瓊山、定安、文昌三個水利設施完善,土質較好,降雨也較多的縣水稻種植面積才較大。
明朝以前,瓊州一直無法實現糧食自給,全靠在大陸雷廉二地買糧。民國時海南人口240萬,每年消耗1000多萬石糧食,海南本島僅產850萬,需外購200萬。彼時是因為海南一方面種植了很多經濟作物,主糧種植面積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海南的畝產比較低。
海南上等田一年出產3石糧,中等出2石糧,下等1石。與臺灣相比,海南土地單位畝產是不如的。海南以1石田為數最多,雖然理論上可以一年3熟,但在沒有化肥農藥的時代,一年3熟是極罕見的例子。在瓊州靠近山區泉水和內河,得到充足灌溉的田地稱為近江田,能做到一年2熟,遠離內河旱澇全看老天的田地稱為遠江田,一年只有1熟。
瓊北臺地和瓊西昌化、感恩、崖州三地多沙土平原,其餘地區也多磚紅壤和磚紅壤性紅壤等不利於水稻種植的地形和氣候。
此時海南的主糧並不是水稻,種植面積最多的是番薯。海南土質差,先民們最早種植甘薯,在美洲番薯引進後,海南很快就完成了主糧替代,成為全國最先普及番薯的地區。依靠這種對土壤要求較低的高產作物,海南在明末勉強實現了糧食自給。
農業與氣候密切相關,海南島大致可分為四個氣候區。
中部的五指山攔住了南風來的水汽,降雨充分。落後的黎垌居然是瓊州出產水稻最多的地區之一,雖然他們很多部落還處於刀耕火種的遊耕階段,但依然能向漢民區出口大量稻米。
瓊北是傳統的糧食主產區。瓊州與臺灣另一處不同的地方是,這裡的平原臺地坡度太平緩,河水流速緩慢,很難實現自流灌溉,必須依賴水車風車等提水措施。先輩們在瓊山縣修築海堤遮蔽潮水,引河水沖洗鹽鹼地,將瓊山等地變成了萬頃良田。藉助水車和水壩,先民們甚至將定安縣的山谷地帶都變成了水稻田。
但全島能有這種開發程度的,只有瓊山寥寥數地而已。
瓊東陵水、萬州、樂會是風災多發區,海南平均每年被颱風襲擊3次,瓊東三州縣是颱風重災區。雖然那裡地理氣候條件尚可,降雨多,氣候溼潤,河流通航條件也不錯,但在瓊州並未得到完全開發的現在,願意移民到瓊東每年扛颱風的人並不多。
瓊南和瓊西氣候大致相同,降雨少於五指山區,氣候乾爽。
面向北部灣的瓊西昌、感二縣幾乎不會被颱風侵襲,瓊西降雨偏少,年均只有1300mm,多半集中在夏季,且集中在山區。
瓊西沿海地區存在很多小片的沙漠,這裡有中國南方最大的流動沙丘。造成的結果是瓊西有沙塵暴,風沙漫天,這裡罹患眼疾的人數比例接近中國北方。
先民們砍伐掉森林,高大的喬木消失後,稀落的次生林、草原和草坡出現在海南島,其中又以瓊西最多。島上牛羊遍野,隨意放牧,無冒領之人。明朝的海南島由耕牛進口地變為出口地,成為廣東耕牛與羊群的主要輸出地,牛稅也成為海南一大稅源。
守序看著地圖,瓊西沒有颱風,是聯邦控制區內唯一降水在2000mm以下的地區。降水少意味著瘧疾發病率低。這裡只要投入不多的成本就能成為聯邦領土周圍最大,最好的牧場。
降水少也有降水少的好處。
瓊西至少能滿足守序三個需求。
戰馬養殖。南洋糧食產量高,不缺養馬的飼料,當然可以圈出養馬的牧場,可牧場總是不嫌多的。印度卡提阿瓦馬太貴,每年的運輸量都不多。瓊西乾燥的氣候,讓守序可以試試在這裡養殖一些對溼熱環境適應性不是那麼好的戰馬。
瓊西比臺灣更適合種植劍麻,劍麻不在乎磚紅壤,甚至可以起到改良土地的作用。
最關鍵的一點是,聯邦周圍沒有比瓊西更適合種植棉花的地區了。本土、後江和臺灣等地可以種植一些來自東印度群島的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