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2 / 4)

船吃水淺,抗浪性差。雖然新安號當時靠泊在岸邊,人員損失不大,但這還是提醒守序,該走了。

荊本徹在舟山搶劫,被黃斌卿暴揍一頓,攆出來,只得回到崇明島。荊本徹這隻船隊有50多艘大小海船,北風天能從舟山回崇明,效能很不錯。守序這次就不客氣了,挑了一個晚上,全軍出動,包圍荊本徹,控制了他全部的海船,只給他留了5艘。將崇明島交予這隻明軍。所有船隻都超載了,在一個天氣不錯的日子全軍撤向大瞿山和岱山。

在岱山和泗礁山清點人數,3個月的時間,一共運來68000多難民,比第一波回航臺灣的大船隊人還多。輔以海產,全部的糧食只夠難民食用2個月。

守序茫然四顧,周圍能幫上忙的只有浙閩總督楊文驄了。他只得再次搭乘欽江號,用2天時間抵達溫州。

浙閩總督,看著官很大。隆武帝最不吝嗇的就是官帽子,楊文驄這個總督就是好看,沒啥用。福建他肯定管不了。浙西在建虜控制下,浙東寧紹臺三府是魯監國的地盤,楊文驄根本管不著。

金華有東閣大學士督師朱大典,衢州有東閣大學士黃鳴俊,這倆比楊文驄還大了一級。溫州則有浙東巡撫盧若騰。楊文驄憑總督頭銜勉強壓過盧若騰,取了溫州4萬銀糧以養軍。

隆武帝要親征衢州,南撤的張鵬翼被封為永豐伯,駐紮衢州以待天子,溫州向衢州協餉5萬。

溫州一郡向稱富庶,全府刮地皮能收15萬銀糧,其中4萬是必要的行政開支。這樣算下來,理論上,溫州只剩下2萬銀糧供應本地部隊。但這做不到,盧若騰沒有控制全府,溫州還有魯監國派來的巡撫,也控制了部分地區,他實際上收不了全府的錢糧。

溫州本地的部隊有統領靖海營水師的溫州總兵賀君堯和盧若騰弟弟盧若驥率領的新軍,賀君堯的部隊已經欠餉兩月,士無戰意,軍戶勾結胥吏消除軍籍,賀君堯的兵大量逃亡。原本八千兵額,150艘戰船的靖海營,現在只剩下三分之一,而且戰船亟需修補整備。

楊文驄和盧若騰都是勇於任事之輩,相互也沒有任何成見。盧若騰到溫州時,地方官全逃了,五個縣令逃了4個,知府閉門待虜。溫州百姓非常彪悍,和軍隊械鬥不斷。水師大營都被百姓端了,20多艘戰船被焚,賀君堯真是欲哭無淚。

盧若騰到任後千方百計安定地方,基本完成了徵稅,這是個很能幹的官員。

盧若騰需要銀子來整頓兵馬,他算了一下,靖海營恢復作戰能力需要4萬兩白銀,正好是被楊文驄取走的額度。

溫州非常形象地說明了為什麼南明會內鬥不斷。官員都有自己的使命,要完成使命必須依靠部下的軍隊,內訌以爭奪餉源就是沒辦法的事。

這與黨派同年座師個人品德沒有任何關係,誰來幹都是這結果。

第35章 楊文驄不想跑了

溫州城。

孫臨已是楊文驄的監軍道,葛蕊芳哭著撲進他懷裡。

楊羹卿跪倒在父親面前。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高官們同樣也是末世離亂人,他們日夜思念著遠方的親人。

從五月鎮江失守,到現在半年時間,楊文驄和孫臨一直在移動狀態。他們先是去了蘇州府,斬了建虜派去安撫蘇州的南京鴻臚寺少卿黃家鼐,劫奪蘇州關20萬兩關銀。楊文驄僅僅比建虜騎兵稍早離開蘇州,給他們留下**的船影。

其後楊文驄到了杭州,參與了擁立潞藩監國。博洛的騎兵如旅遊般輕易擊潰了杭州明軍,潞藩只得投降。楊文驄再次撤過錢塘江。

守序之前也曾派船找過楊文驄,可那時他的蹤跡飄忽不定,便是聯絡上了,等下次派船又得重新尋找。直到他最近在處州穩定下來,雙方才建立起可靠的聯絡。

黔黨諸公,越其傑在南京自殺殉國,馬士英在潞藩政權垮臺後流落江湖,正為抵抗大業貢獻他最後一份力量。何騰蛟在湖廣嘔心瀝血,盡力措置忠貞營和忠武營。李闖餘部的內部矛盾一點都不比南明小,互相動刀子械鬥是常事。

東南只剩下楊文驄和田仰。楊文驄在鎮江與唐王關係處的好,唐王登基其實對楊文驄是好事。

田仰南撤後,先是在浙江停留。李士璉的老毛病又犯了,為了爭奪餉源,當著魯監國的面拔刀子砍鄭遵謙。張國柱撐不下去了,引兵向杭州投降。田仰只得再退向福建,李士璉被調廣東惠州,張鵬翼調衢州,淮揚南撤之兵,至此已星散。隆武帝把田仰派來與楊文驄合兵一處,儘管同為總督,實際上田仰要依靠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