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曲軸和偏心輪。這就要求活塞與槓桿硬連線,上衝程時,槓桿施加在曲軸銷的向下壓力要足夠。這套機械實現的難度並不低。
那麼在近期,只能採用工業革命前期必經之路,採用常壓蒸汽機和水車的組合機械。在瓦特連桿出現之前,蒸汽機是大型水車的必備附件。數臺十數臺常壓蒸汽機組成動力組將水泵至高架水池中,再由水車來完成旋轉運動。
蒸汽機加水車,讓人類第一次獲得了持續而可控的穩定動力,這是工廠的基礎。哪怕穩定輸出只有5…10馬力,守序就可以嘗試機械式鼓風箱。有了機械式鼓風箱,爐子的通風口就能縮小,從而在爐體接上更多的通風口。穩定鼓風是鍊鋼的前提,那是將爐溫提高至1600度的必經之路,也是獲得液態鋼的必經之路。
一步都跳不過去。
只有靠時間和金錢來堆積這條科技樹,而常壓蒸汽機就是一切的起點。
看到paladincn建議在船底包銅皮
既然這本書從一開始就很強調船蛆,有必要對這個非常關鍵的技術問題略作說明。
我現在發不了書評,看他在那裡誤導書友又挺著急,只能單發個作品相關以作澄清。
以下為他的發言
paladin:
“熱帶溫水地區,風帆船幾個月就要整個船底刮一遍然後上白料,那玩意主要是油脂可一點都不便宜,而且船底包銅皮不是整個鍍銅,是一塊塊銅皮跟鋪瓦一樣鋪上去然後用銅合金釘子釘上去。銅本身也很軟,有水力軋機的話造銅皮很簡單,17世紀的技術多次軋製弄出1mm厚的應該不難,菲律賓有大量銅礦,或者直接進口日本銅,如果冶煉技術好,日本紅銅伴生銀,菲律賓銅伴生金,還有額外收入。包銅皮一次性成本高,每次入港大修也都得補銅皮,但是比木底船維修簡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