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優勢。
這種戰術的依據是若要戰勝兵力與己相等的敵人,必須集中更多的軍艦,從敵人的縱列隊形中分割出一小部分的艦船圍殲。
要達成此目的,必須構成密集隊形。也就是說,必須縮小本艦隊艦隻之間的距離間隔,或突貫敵艦縱隊,或迂迴包圍其先頭部隊或殿後部隊。這樣便可對被迂迴包圍的部分敵艦從兩面實施炮火夾擊。
洛佩斯不想主動挑起交戰,因此選擇的難題就放在了守序的手上。
梅洛在艦橋上來回踱步,“司令官,我們集中打他的後衛吧。”
“洛佩斯的前衛調頭你打算怎麼辦?現在的風向下,他調頭會很快,到時敵艦就能對我們進行反迂迴和反包圍。”
“也許我們值得冒這個風險?或者就像你當年在伊柳塞拉海戰中的做法,全帆衝擊,貼近到手槍距離。”
“直覺告訴我,這不是個好主意。”
“為什麼?”
守序搖搖頭,“沒有理由。我只是感覺對面的洛佩斯上將很希望我這麼幹。”
海戰中沒有哪種戰術是不可改變的,全帆衝擊與保持隊形,集中兵力和捉對廝殺都有道理,也都有缺陷。戰鬥的勝利取決於風向、火炮等許多因素,甚至包括運氣。
守序從上風處全帆穿越敵艦艦列,洛佩斯至少有兩個選擇。一齊倒轉航向,使其後衛變前衛,或是集體轉向駛向下風,使試圖穿越的攻擊者遭受兩面夾擊,同時還能避免受到縱射。
守序思考了很長一陣,決定先保持不變。“我們保持隊形,再等等。除非敵艦調頭逃回馬尼拉,否則我們就這樣陪著他。”
巡航艦的戰鬥結果出來,洛佩斯繼續待在外海而不投入決戰變得毫無意義。也許大家都厭倦了無聊的等待,洛佩斯迎風轉向,以左舷迎風。
“開始吧,托馬斯,我們以梯陣接敵。”
戰列線的兩種戰術分別向極限情況趨近,分別是橫陣和單列縱隊,即多點進攻和單點進攻。
多點突破可能會造成本方艦隊隊形不整,單點突破則是在靠近的過程中易被敵艦隊側舷縱射,就是被打了t字集火,先導艦風險很大,突破的過程中也很可能被敵艦分割包圍。
戰列艦的側舷齊射不是武裝商船和巡航艦可比,就算下層甲板不被擊穿,上面的桅杆也一定會被打禿,從而實際上失去戰鬥力。
所以儘管威嚴號是3級戰列艦,守序也不打算領頭突破。除非他腳下是像勝利號一樣堅固的頭等戰列艦。
海軍隊形的目的始終是將航速與集中在攻擊點的強大炮火結合起來。單縱隊突破組織良好的戰列線實在太難了,其實這有點像陸軍,縱隊與橫隊的優劣糾纏了幾百年。
縱隊易編組,速度快,衝擊力強,橫隊則易發揮火力。實際上,戰列線戰術思想最早也確實是英國陸軍將領提出來的。英國陸軍控制了國家,無法忍受海軍混亂的編隊,便用排隊槍斃的思路整頓海軍,效果出奇的好。
守序將隊形略微變化了一下,戰列艦隊採用單列縱隊、雙列縱隊、橫隊之外的第四種隊形接敵。
具體做法是,以斯特林戰列艦第二分隊的3艘女神級保持佇列,與敵後衛平行接近。
前衛艦隊繼續保持在上風處,以斜線向外拉開,最前面的先導艦在最外,這樣隊形就形成了一個鈍角。
即威嚴號在最前最外側,離敵目前的艦列最遠,其餘戰艦依次在右舷後方展開。
西班牙人依然是把最強戰艦放在前衛,後衛較弱。斯特林的3艘新女神火力有優勢。
洛佩斯有三種選擇。
依次頂風轉向救援後衛;集體頂風轉向救援後衛。
順風轉向,航向南方以脫離戰場。
集體轉向不可取,那可能會造成隊形混亂。
順風轉向,改變不了任何問題,守序依然在洛佩斯的上風位置。西班牙人所能做的就是拖到天黑返航甲米地。但現在距離天黑還剩下的時間,足夠斯特林破壞一兩艘西班牙戰艦的風帆造成其減速,洛佩斯一味跑,那守序自然也會笑納這份戰利品。
實戰中,洛佩茲做出了最通常的那個選擇,頂風調頭,救援後衛。
西班牙戰艦的艦首犁開波浪,掛著戰鬥帆,朝艦隊中央撲來。
“托馬斯。”
“在。”
“記錄航海日誌,14時,敵艦隊依次倒轉航向。願命運賜予我國一場偉大而光榮的勝利。”
西班牙人的操艦技術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