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沉醉於打造他的海貿王國,心思已全然不在彈丸廣州新城。
……
廣州新城北城牆依託舊城南城牆,舊城南門就是新城北門,明軍放棄舊城退守新城後,原來的甕城、馬面變成衝內部署,女牆、城垛遠不及外牆面,守軍只得拆下新城房屋,使用各種臨時蒐羅到到材料堆成工事,勉強守穩防線。
守序登上大南門城樓,舊城明軍未撤完,其中一部分依然堅守在望海樓要塞。
施然和他的兵被韃靼人重重包圍,沒有撤退的希望。施然在望海樓誓死不退,牽制大量韃靼兵,有利支援了城內明軍撤退。
放下望遠鏡,守序問明軍水師總兵吳文獻和張鵬飛,“城內還剩多少人?”
張鵬飛:“10萬,按現在的速度,需要3波船才能撤完。”
從廣州至撤退基地香山島有100多公里水程,順流順風而下很快,一天多就到。逆流而上就費勁了,快則五天,慢得一週。
杜永和撤到新城後恢復了精神,“天晴後,韃靼人就會把他們的紅夷大炮搬到城下,這面城牆不可能支撐半個月。”
“我知道,杜軍門,你若是擔心,這會可以先走了。”
杜永和等人留在新城作用已不明顯,守城主要是炮戰,在南城明軍輸掉炮戰前,守序和本地明軍可以守住新城。輸掉炮戰後,一切皆完。
杜永和如蒙大赦,躬身抱拳,“大統制高義,我與張月、張道瀛商議過了,只帶3000兵走,剩下的人都留給大統制。”
“杜軍門打算先去哪裡?”
“進潭江的九江口,抄了新會、新寧、恩平、陽春、陽江,還有廣海衛。這幾個縣不能便宜了耿繼茂。”
這就是杜永和的預案。劫掠五縣,收取廣海衛屬下6個千戶所和北津水師營的兵力兵器,再退守漠陽江口。為此,杜永和已提前派出梁得聲搶佔海陵島,擴建加固海陵巡檢司城。
“吳總兵也去嗎?”
吳文獻一笑,“我的水師就不去了。”
進潭江無須海船,杜永和用珠江裡的船就能辦到,失去廣東大陸基地,吳文獻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