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水師現在肯定不會出海攻擊臺北,馬尼拉最近都沒有得到新西班牙的增援,他們在棉蘭老島還有打不完的仗,北上臺灣的可能性也很小。
臺灣海峽附近對臺北有威脅的兩大勢力分別是荷蘭人與鄭芝龍。大員那邊,已經透過一紙協議暫時維持住和平關係。守序給鄭芝龍寫了一封信,表明他對鄭家沒有敵意,也不會干涉鄭芝龍與荷蘭和日本的海上貿易,金城在臺北只是種田。
光有信肯定不夠,一手胡蘿蔔,一手還要抓大棒。和平島這邊守序不擔心,和平堡是三角稜堡,社寮要塞正擴建為炮臺群。重新恢復了西班牙人因為兵力不足放棄,位於小雞籠嶼的帕月堡。和平島全島都處於18磅炮的火力覆蓋範圍。城內儲備了足夠守軍使用一年半的物資,配上400守軍和可以動員的棉蘭老高地人,菲島土著俘虜,鄭芝龍便是調上萬人過來也不可能打下。
守序等待的是淡水堡。淡水堡一期是座傳統的大型炮臺式建築,二期才會在炮臺的基礎上擴建出稜堡。只一座大型炮臺肯定頂不住鄭芝龍的主力,但卻可以杜絕小股人船騷擾。即便鄭芝龍興大軍來打,他就得考慮攻不下基隆帶來的後果。
基隆地區有的是石料和石灰,幾座離島上便有,不用深入雞籠內地獲取建材。
為了加強臺北守軍的火力,守序從戰艦上拆下了21門炮加強給了基隆和淡水,其中淡水分到了13門。
53名原西班牙邦板牙士兵和願意加入金城的10多個非西班牙籍僱傭兵被分散派駐於各堡。
和平島東側八尺門航道對岸的澗內社群生活著200多華人和奴隸,守序半是強徵半是僱傭,從其中徵募了30人,並上基隆番社剩餘弓兵和守序的華人衛隊,幾部加在一起共148人組成淡水堡駐軍。其中艦隊還抽調了5名熟練炮手加入了該部。
陸軍3個連中,野戰連、孟族連和大部分配屬分隊原地劃入臺北營建制,共有200人。除去陸軍中的黑人士兵,艦隊另行抽調了184名黑人官兵轉隸臺北營。這384人加上挑選出來的400名棉蘭老高地人組成了基隆守軍的核心力量。
剩餘的300多棉蘭老島移民則投入了基隆內海灣港區和淡水堡二期、淡水港三個工程的建設,這點人力肯定不夠,但工程也不著急,慢慢建,華人工匠也會越來越多的。
基隆的番社一共才1000多人口,並沒有把基隆灣周圍適於耕作的田地佔滿。梅登在基隆給棉蘭老人分配了足夠的土地,以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讓梅登意外的是,一直以來與金城若即若離的汪匯之見基隆港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居然提出能不能分一些地給他的部下。
梅登向守序報告了此事,守序便請汪匯之過來問道:“大澳主,你這是改變主意,想加入我們金城嗎?”
汪匯之搖頭,“是我有100多部下想定居在這基隆城,臺北離福建甚近,他們便是想回家看看也十分方便。都是跟隨我多年的老兄弟,既然他們開口,我肯定得答應,只能來求國主大人了。”
守序還想爭取一下,“汪大澳主不再考慮考慮了?”
汪匯之搖頭,“剩下的這400多兄弟,我要帶他們回潮州老家。”
守序嘆口氣,“好吧,分地不是問題。我的臺北分艦隊剛成立,需要一批水手,他們要是願意在臺北服役5年,每人我都可以分一座莊園。”
汪匯之點頭道,“我回去跟他們說,應該沒什麼問題。”
汪匯之此行與守序一起攻打婆羅洲和基隆港,當然也收穫了他那份不菲的戰利品。分地是額外的,在海軍中服役換取土地沒什麼不合理。
“大澳主,我還有一事相求。”
“大人請說,相求什麼的就太見外了。”
“在卡里馬塔,大澳主與君輔兄弟談論過建虜的事情。我想去一趟遼海,不知你可有興趣。”
注:歷史上荷蘭人攻佔雞籠、淡水後便放棄了雞籠港,在淡水重建堡壘。可能是有了西班牙城堡的基礎,建築速度很快,10月14日開工,11月5日就完工了。
第35章 海道經,中國行
公曆1642年8月底,淡水堡完工。堡高3層,面向外海與內河的西南與東南方向各附屬一座半月堡。東北方的背面,還修築有一座小型炮臺以遮護側翼。
守序在南海號會議室召見勒內。阿勒芒,重新調整艦隊編制。
艦隊在基隆繳獲的兩艘戰利船,其中的小型三桅戰艦被命名為基隆號,該艦擁有18門炮,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