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安峰轉了工作方向。
機器人公司的研發主管,科林.霍夫曼顯然沒有讓他失望,短短的幾個月時間,第二代外骨骼就已經有了雛形,雖然距離安峰要求的貼身輕便仍有差距,但那畢竟是第三代的任務,現在主攻第二代。
霍夫曼的工作集中在上肢部分,根據安峰的計劃,這是整體工作的50%,開頭是最難的,原以為需要半年,但這緘默少語的傢伙居然屢次重新整理安峰對人類天才的認識——這傢伙的腦筋太好使!
就是安峰自己來做,他都沒耐心反反覆覆測試幾十上百遍。
而霍夫曼卻享受這個過程。
如果他在生活方面也像正常人的話,會很討喜的,可惜事情不能十全十美,除了專業內容,霍夫曼就是個超長神經反射弧,悶葫蘆外加不懂生活的書呆子。
安峰為了加快研發速度,便加入研究工作。值得表揚的是,這是他少數幾次願意主動參與到工作的例子。
與前面的石墨烯、癌細胞不同,擁有一套外骨骼,以及幾隻通曉人性的機器寵物是他的理想。當其他事情穩定後,他成了標準上班族,每天送妻子上學,九點鐘上班,下午三點鐘回家……如此重複兩個星期。
除了外骨骼,公司還成立了仿生機器、寵物機器、飛行機器等研究小組,雖然外骨骼的速度最快,但其他組別在安峰的提點或者指導下,進展也不慢。最近他就收到一個新玩具:四旋翼水平同軸飛行器。
它有兩個巴掌大小,擁有四個中心對稱旋翼,能接受無線指令,裝載gp能源特別定製的高能電池,能持續五個小時的飛行,下置一枚廣角高畫質攝像頭,如同蒼蠅的複眼。能錄製高達2tb的影片。
控制端能應用於多種裝置中,相當於一個多平臺app,能夠在手機上、平板上使用,操控也就像玩遊戲一樣。手指輕點便可,只不過接受影片影象需要一定的頻寬,當離訊號塔遠的時候,只能降低為標清的影片。
安峰現在就用平板操控飛行器,平板內容顯示著機器人公司外面的景色——空中的。不是高畫質,但可變焦距足夠讓他辨清路牌文字,或者車輛的車牌號。切換模式,還能夠邊錄製,邊拍攝高畫質圖。
咔擦一下,一輛從機器人公司門口經過的車子被拍攝。開車司機正很享受的在挖鼻孔,表情怪異,安峰乾嘔幾聲,刪掉高畫質圖……有時候嘛,這些太厲害的科技也不是好事。能夠忽略才是美。
安峰控制飛行器飛遠一些,它的可操控的半徑是3公里左右,最高升限在300米,當飛行器飄到一棟辦公樓的五層時,發現一名正在彎腰在辦工桌前忙碌的妹子,標準裙裝制服,屁股圓翹。
“嘿。發現美女!”安峰笑了,可惜缺點是它無法發聲,也無法投影文字,要不然都可以調侃一下美女了。他放下平板,在一旁記錄缺陷,發聲和投影文字都是有必要的。關鍵時能夠傳遞資訊。
看美女並非本意,記錄缺陷後,安峰操控飛行器折返。
“飛行速度還是太慢。”安峰嘀咕著,攝像頭拍攝到正在撓頭的霍夫曼,飛行器在他面前晃了晃。以示存在。
霍夫曼抬頭看著,然後低頭唰唰唰在紙上寫字,紙張立起來,上面寫著:不能夠採集聲音,永遠是半成品!
“混蛋!”安峰笑罵道,讓飛行器小組知道辛勞成果被這麼評價,看看他們晚上會不會蒙麻袋敲你的悶棍。
霍夫曼繼續寫:手臂的動力反饋遇到麻煩。
安峰抬手看錶,快下班了,但如果拒絕的話,這傢伙又該糾結一晚上了……安峰讓飛行器降落,拿起西裝外套,穿上後跑下樓,往倉庫走去。改裝後的倉庫已經成為霍夫曼和他“機器人大軍”的總基地。
第二代的機器手臂確實完工了,但在力反饋上有點問題。
比如開槍,單手握著手槍開火,手臂會受到向後的力,如果是正常狀態,安峰的力量足以抵消後坐力,保持槍口平穩。但穿戴外骨骼時,計算機會把向後的力誤認為是肢體動作,並迅速做出反饋。
這就導致,開一槍後,手臂動作會讓槍口指向天,非常誇張。
安峰和霍夫曼目前得攻克難關,意味著他們需要設計更密集的感應器,收集肌肉的動作,以每秒鐘數千次回饋給計算機,並讓計算機快速判斷,什麼動作是自主的,什麼是非自主的,再做出準確反饋。
霍夫曼說道:“我把矽晶片都試了一遍,運算速度跟得上的,能耗太高;控制能耗,但運算就不行。”
“矽技術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