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斯一臉驚奇的瀏覽著,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從現實向傳說邁進。為什麼?這兩家企業就是財團代表,透過它,才能夠接觸更深層次的世界。
見他們看得入迷,安峰提醒一點:保密。
雖然辛克萊那邊沒有說明,但這種事情誰都不希望大嘴巴。
與此同時,負責製藥廠工作的馬修.辛克萊也開始與他討論一些策略,馬修認為研究中心的股份比例可以不動,或者改一些,但仍掌握在安峰手裡,不過製藥廠需要他們來控股,安峰只享受分成。
生意不是單方面的,馬修會給他辛氏能源或者西部投資集團的股份,現在唯一就等待估價出來,安峰認為拿多少,而辛克萊能夠給多少,股份多少與銷售業績掛鉤等,或者其他更加複雜的協議。
這不像以前賣公司,長久利益的事情,安峰也需要認真考慮。
……
幾天後,財務專家們的估價出來。
安峰坐著,聽哈迪的報告。
“先從辛氏能源開始,它是一家非上市公司,主營石油產品,天然氣等等,根基在德州,每年營業額1200多億。今年淨利潤120億,淨利潤率10%,盈利非常不錯。加上固定資產,應收應付賬款等。公司價值1300億左右。”
安峰說:“這只是能源方面的吧?”
哈迪點頭:“是的,其它投資或者控股的企業,再有控股企業下的企業,這些我們無法短時間內分析完,比如gp公司的價值每個月都在變,就無法估計出來,而且他們也沒有提供那麼多資料。”
安峰知道辛氏能源的根底很複雜,便說:“那你簡單估算一下?”
哈迪推了推眼鏡,說:“我把控股的企業,或者有投資的企業計算一遍。估計辛氏能源的價值會超過2000億。”
安峰佩服:“總資產和一些國際石油巨頭有點差距,但作為非上市的家族企業,個人財富是最強的。”
石油巨頭諸如埃克森美孚,中石油或者皇家殼牌這些,年營業額都是4000多億。其中埃克森美孚淨利潤率最高,達到10%;其次乃皇家殼牌,5.5%左右;至於中石油大概1.92%左右,賣得多賺的少。
(注:資料取自2013年福布斯)
哈迪翻過這一頁,說:“接下來是西部投資集團的。”
安峰認真聽著。
“由於其純粹是資金運作的公司,評估有些困難,根據以前年度的營業利潤。大概是200億左右,估價就在2000-3000億之間,或許還會更高,因為它有運通集團的股份,但我們沒有運通的報表。”
安峰點頭:“這個也不錯。”
哈迪再往下:“往下是我們這邊的價值。”
“去年癌症藥物的市場達到800億美元,參考五年來的增幅速度。今年應該是850億美元,預計新型抗癌藥物能夠拿到80%左右的市場,所以估價680億美元。按照對方的意思,需要製藥廠55%的股份,就相當於374億。”
“抗癌藥物的年增長率在15%左右。考慮到新能源出現對固有石油市場的衝擊,辛氏能源的增長會放緩,但把gp能源計算進去,它們又會提升一些,所以增長率維持5%左右,而投資集團,受到市場影響太大,估計會負增長,所以您置換股份的話,需要開高於370億的價格。”
安峰不懂這麼多,就問道:“意思是辛氏能源更有前景?”
哈迪點頭:“可以這麼說,自然資源仍然佔據工業消費的主導。”
安峰開始心算,按照抗癌藥物的增長速度,辛克萊家族想拿55%的股份,價值在400億左右。辛氏能源估值2000億,如果置換股份的話,就得要20%,走低就18%,但一下子全部換股份的話,摸不到錢有點虧。
……
兩天後。
再與馬修商討,他也提了幾個複雜的方案,其中就有換取15%的股份,因為安峰對抗癌藥物前幾年估價過高,市場不可能一下子佔領完,需要幾年時間慢慢拓展,除15%外,還額外支付他30億現錢。
安峰聽到現錢就心動了,股份走低問題不大,但現錢可是純利潤呀,營業額能達到800億又怎樣,利潤率大概50%——這是最好的情況,搞不好只有10%,所以支付他現錢,相當於隨時揮霍的淨利潤。
辛氏能源的20%和15%區別也不大,一年淨利潤120億,15%分下來就是18億左右,用5%來換30億,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