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隱形富豪(2 / 2)

小說:混在美國當土豪 作者:駕霧

技術的企業都有它的影子,份額雖不顯眼,但同樣的,“辛克萊基金”也是如影隨形,因此實力雄厚。

安峰懂了,這些看似沒關係的企業組織,其實是一夥兒的。

而布魯萊恩家族持有原本的股份,而新增的部分則由“布魯萊恩基金”接收——這只是私底下的統稱,實際上它由十幾個盈利或非盈利的基金會聯合,而且老布魯萊恩還負責公司與運通銀行的合作。

這有點顛覆眼球,安峰以前一直以為布魯萊恩家族只是運通小股東,但自從知道他們手底下有無數個基金會後,隱約明白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巨頭們的正式亮相,無非是宣佈領地,劃清地盤。

安峰喜聞樂見,今後競爭少不了,如果是自己單打獨鬥,說不準被吃到連骨頭都不剩,但現在有兩個大傢伙站了出來,換做誰都會投鼠忌器的。根據自己助理們說的,辛氏能源和布魯萊恩基金會,一個石油巨頭,一個金融家族,這就是一個擁有內部資金流通的組織……也就是俗稱的財團。

當他們以個人身份出現時,安峰感覺不到有多強,但聯合起來,各種大企業大公司的影子重疊交錯,雖然是管中窺豹,大家也一直保持著沉默,你不說,我也不捅破,但怎麼都無法掩蓋強權橫行的一幕。

所以它們實力很強。考慮到這點,安峰決定讓出一部分股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保持51%就行,即是控股。巨頭的幫助並不是白給的,自己得付出一點利益,大家才能更好的合作。而巨頭們也知道,如果科技研發途中沒有安峰的指導,他們什麼都得不到,不光是已經出現的超級電池,還有研發中的超級晶片……都需要安峰的技術支援。所以大家互惠互利,對於這個決定,都贊同。

然後安峰談到低調的問題,這方面經驗豐富的助理約翰·亞當斯給了意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創立多家企業,把股權分散到它們身上,再考慮到保密程度以及以後的國際運營,我推薦離岸公司。”

專屬會計哈迪·洛克也贊同:“從財務方面來說,離岸公司註冊簡單,對客戶公司的股東資料,股權比例,收益狀況等保密,而且離岸公司沒有所得稅和印花稅,在國際貿易中,能夠合理規避不少稅款。”

安峰聽說過離岸公司,很好奇它們的避稅方式。

哈迪推推眼鏡,儘量簡潔的說:“打個比方。合理合法的:a公司要賣給國外b公司一億美元的產品,不考慮其他稅款、成本抵扣,僅僅計算所得稅的情況下:a和b直接交易,這一億美元需要計算35%的所得稅。”

“合法不合理的:如果a公司先把商品以八千萬美元賣給自己的離岸公司,再透過離岸公司作價一億賣給海外的b公司,這其中的兩千萬差價是不用計算所得稅的,只有那八千萬需要計算35%的所得稅。總計避開700萬美元稅款。”

“原來如此。”安峰恍然大悟。

不過哈迪提醒道:“這種只是最最簡單的舉例!現在美國對離岸公司很警惕,想要避稅,成本差異不能太大,價值一億的貨物,你作價五千萬賣給離岸公司,irs(聯邦國稅局)會像條野狗一樣撲過來的!”

安峰笑了:“聽說不少國際大公司都有離岸子公司,他們也是這麼避稅的?”

哈迪點頭:“當然!根據美國某些參議員提供的資料,微軟有八家離岸公司,戴爾和ibm有三十八家,惠普有十四家,蘋果也不乾淨,有一家以上。上次某位參議員還指控蘋果離岸逃稅幾十億,不過這裡是大家預設的灰色領域,單憑几個參議員還是很難能撼動大集團的利益的。”

安峰考慮了一下,今後世界貿易肯定少不了的,離岸避稅是大家預設的,在美國尚未出臺具體的法律前,這裡沒有犯不犯法的說法,只有逗比暴露自己,惹來irs的悲劇。不過會計師是吃乾飯的?

想到海外貿易也要讓美國扣掉那麼多稅,安峰就不爽,他大爺的,老子辛辛苦苦才賺了一點錢,你丫的張嘴就35%?雖然離岸公司的資金想要轉到美國國內使用有點麻煩,但世界能消費美元的地方又不是美國一個。

所以安峰拍板,決定先成立一家離岸公司,自己完全控股,並透過離岸公司轉移gp公司的一部分股權,讓自己不再頂著絕對控股的光環,轉為一個低調的富豪,那些打打殺殺的就交給巨頭們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