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賽車、獨家購物勝地為一體的城市群,預計下個十年將成為國家最大城市,人口突破三百萬,年旅遊人數超千萬,將產生大量經濟。
……
飛機繼續南下,來到更寧靜的首都上空,降落在安氏工業的私人機場。因為國際機場比較繁忙,也懶得停在那邊,王室的飛機都享有豁免特權。下飛機後,前來接送的瑪莎拉蒂已經備好。
上車離開,幾分鐘後進入高樓聳立的城市——八年前平坦望不到頭的葡萄園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樓聳立的經濟高新區,圍繞老城區拔地而起,特點是摩天大樓特別多,後現代風格隨處可見。
高新區雲集了國內和國際的大企業,金融企業等,四周還有各種商業中心,科技中心等等。白天晚上都非常熱鬧,與氛圍寧靜的老城區不同,這裡是物慾橫流的世界,處處充斥著金錢和*。
這也是城市規劃的成果,周圍的皇家研究院和學院不斷為國家輸送人才,而這些人才是往往會落入這個圈子裡,從事金融的,從事科技的……不一而足。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是十分可觀的。
安峰曾經的計劃都已經付諸現實,路上和窗外的繁華就是證據。
從無到有,從普通到繁華……安峰每次感受他親手製造的奇蹟時,心中都充滿成就感。
最明顯的還有國家經濟,薩丁尼亞被外界譽為“土豪國”,顧名思義,他們的公民人數接近三百萬——移民政策並不寬鬆——居民大概有150萬,國家人口約450萬。而去年的gdp有9000億美元。
平均下來,人均gdp達到20萬美元,一家三口就必須要貢獻60萬美元gdp,否則就是在拖國家後腿——這是史無前例的高,比第二名多一倍。即使是微型國家,也只能仰望他們恐怖的人均水平。
能達到平均線的家庭不多,絕大部分都在拖後腿,可並不妨礙它成為人均最富有、世界上最幸福、移民選擇指數最高的國家。個人收入沒有那麼高,但國家福利好,生活條件自然也不差。
薩丁尼亞的稅收,佔gdp約23%的比例,在世界標準中處於中等,它意味著九千億的gdp,政府得到2070億的稅收。政府很有錢,稅收也是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的,人口才這麼丁點,社會福利自然爆好。
國家的醫療和教育都是免費的,各種保障很到位,生育補貼堪稱奇蹟,政府鼓勵造人,然而作用不大,知識分子們都忙於創造和自我實現。男女平等尤為突出,女性擔當高管職位的很多,她們不願提早生育。
這也是入籍人群都快趕上第五批後,國家公民才有三百萬的原因,他們吸收各領域的精英,同時教育研究機構也在量產精英,整個社會相對原先的比,勤勞了一些,製造財富的效率被帶動起來。
人口不多怪不了外界,有無數人擠破腦袋想移民,可惜條件不達標。這裡的150萬居民(持有綠卡或工作簽證)中,估計只有15%獲許入籍。官方預計的國家人口標準線在600萬,警戒線是1200萬。
超過的話,國家將變得擁擠,經濟跟不上人口,各種福利就無從保證。
安峰也看開了,一切得慢慢來,挑選優秀的,謹防吸收良莠不齊的人群,拉低社會的整體素質。這種高福利的生活需要每一位公民貢獻,不屬於投機取巧的外來者,移民局這方面尤為嚴格。
值得一提的是,華裔移民倒是不少,固然也有安峰的個人情感,但不可排除他們的智力優勢,國家的華裔移民多從事高學歷和高專業的領域,整體素質高,也為這個多民族的熔爐增添了獨特色彩。
按照政策,外來移民多集中在中產精英階層,富豪過來的不多,也不太容易,底層的條件不滿足,所以精英自然最多。為了彌補基層行業的用工荒,國家甚至提高了工作簽證的對特定職業的透過率。
但這裡也有與其它發達國家一樣的通病:人工成本尤其高。
能讓家政人員來修剪草坪,打掃房間或者僱請保姆帶孩子的,都是收入不錯的中產,甚至這些從業人員的工資與他們相仿——唯一區別就是精英們多是腦力活動,而他們是體力勞動為主。腦力跟不上的,就選擇體力,這也是目前移民能取巧的區域,移民局對這方面的簽證持續放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