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得出這個數目後,安峰心情大好。
等待了兩年多,公司總算給自己帶來利潤了,雖然還不算太高,但參考近年來的市場增長率,以及第二、第三個電池車間的接連運作,營業額遲早會突破一千億,而利潤也會達到兩三百億,未來很美好。
分紅完畢後,安峰瞭解到,目前gp能源已經在廣告冠名的事情上,和納斯卡的喬.吉布斯車隊達成協議,今年度的比賽,gp能源的標誌將會出現在賽車以及車手服裝上,擴大宣傳面,提高名氣。
贊助賽車活動後,gp公司就可以進行另一項工作——收購汽車品牌。
他在辦公室裡和公司各大股東召開了視訊會議。
公司董事們都考慮過安峰提供意見的三個品牌,從影響力、經營情況和價值方面作了分析,很顯然,保時捷是各方面最好的,其次是瑪莎拉蒂,然後才是阿斯頓.馬丁;就價值來說,亦如此。
阿斯頓.馬丁的全球銷量並不高,而品牌價值、認可度來說也比不上前兩者,保時捷不用說,年銷量突破十萬,營業額一百五十億美元,而瑪莎拉蒂世界銷量也有兩萬輛。美國居榜首。
保時捷的經營範圍廣,從入門級跑車、超級跑車,再到轎車,suv都有涉及;瑪莎拉蒂主要是豪華轎車。總裁和ghibli的銷量佔其產量的70%,其次才是跑車;至於阿斯頓馬丁,銷量五千出頭,主要是跑車,其競爭目標並不具體,往往是價格過高——但淨利潤率非常高,達到32%。
各品牌都有亮點,選擇是比較難的。
考慮到電池是一項新科技,得在效能上體現出來,因此帶有濃重紳士血統的阿斯頓馬丁爆發力不足。暫時被排除。跟著是保時捷,德國大眾並不想出手,因為價格很沒有誠意,兩百億美元。
最後回到瑪莎拉蒂身上,菲亞特集團的經營狀況業也不錯。旗下的法拉利和瑪莎拉蒂都很賺錢,完全控股的克萊斯勒給它帶來了jeep、道奇、ram等多個品牌,可謂是全球第七大汽車集團。
公司一名董事說:“負債累累的克萊斯勒,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菲亞特,如果想要在純電動領域與各大巨頭爭起跑線,它們必須要學會取捨,轉手瑪莎拉蒂。把業務重疊的產業整合起來,獲得資金再發展。”
“瑪莎拉蒂有市場潛力,收購的估價大概是35到45億美元,對於公司財務來說,也在承受能範圍內。阿斯頓馬丁便宜,但市場有限;保時捷最好。不過大眾顯然不同意,而且歐盟也是個問題。”
安峰問:“你的建議是瑪莎拉蒂了?”
那名董事點頭:“我的意見是這樣。”
“投票表決吧。”安峰說。
安峰看著結果,在這件事情上他有一票否決權,即使所有人都同意了,他反對。董事們也沒轍。
但最後他也舉了手。
瑪莎拉蒂不錯,豪華車的體驗位元斯拉強很多,再有跑車和專業賽事,也能夠滿足他的個人願望。
接下來就考慮如何讓菲亞特鬆口了。
……
回到加州後,他的私人會計哈迪.洛克就帶來了好訊息,首先是hg公司的利潤也分配下來了,其次是美盛的銷售利潤也同樣有他的。哈迪就在聖拉斐爾給安峰解讀了一些細節和資金的來源。
hg公司減肥藥的25%分成給他帶來了1.1億的收入,非常可觀,另外美盛的14%利潤分成更強大,直接帶來4.5億利潤,這還是美盛今年支出過高的情況。並且六月份他們也得給他20億工資。
另外,研究中心雖然不指望能有多少分紅,但在癌症治療這點上,收入還挺豐厚的,除了必要的支出外,還剩下兩千多萬到安峰的口袋裡,雖然對現在的安峰來說不多,但也是一個增值專案。
再往後預測,抗癌藥物也會在今年內得到辛克萊支付的30億,全部加起來,今年預計的總收入就有66.9億,潛在的個稅20億美元——當然不會有這麼傻白白交上去的人,能夠抵扣的專案太多。
等到一月底,大部分資金都已經到賬。
如果不是身為財團的一員,控制著運通公司,恐怕那些客戶經理還有得煩自己的,什麼基金呀,債券之類的,總之就是不要把錢放在銀行等貶值,或者白白給稅局扣去這麼多的個稅,道理很多。
但現在他耳根清淨,有很多的時間去計劃自己的消費。
首先必然支出的專案裡,賽馬場至少得花2.5億,賽車場則有3億,遊輪得有14億,這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