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點補救方法。
……
事後,他請傑夫和古裡留下來,專門為公司重新設計安保方案。
吃一墊長一智,這次被偷了,還不放聰明點,以後再有第二次怎麼辦?所以不光是安保手段,還需要增派專業人員,對於核心技術——不光是機器人公司,還有研究中心,gp公司都需要提升一個安保等級。
然後,他和霍夫曼坐下來,商討機密洩漏後的走向。
霍夫曼把自己的推斷說了:“如果被大機構得到,按照圖紙來仿製的話,需要半年左右的吧。我當初在你的指導下,也花了差不多半年,但資料里加入了我的心得,他們能吸取經驗,更快完成。”
安峰點頭:“半年時間,還挺快的。”
霍夫曼猶豫一下,說:“但他們只能製造機械部分,我前面說過,外骨骼最核心的就是助力系統、晶片和能源。現在他們弄到第一個,或許控制晶片也能夠做出來,但無法像石墨烯晶片那樣,同時兼顧所有感測器。”
安峰順著他說的講:“也就是反饋會出錯,輕輕甩手能把胳膊甩斷的?”
霍夫曼點頭:“前幾次你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這樣,除非他們的矽技術更先進,處理速度更快。”
安峰笑了:“那倒是不錯。”
霍夫曼繼續說:“至於最後一點,能源是尤為核心的。晶片肯花大價錢的話,也能夠設計出來,但如果沒有強大的能源,那一套系統根本就是廢鐵,而我們使用的電池塊都是gp公司定製的。”
安峰推斷道:“按照你的理解,他們即使能夠製造出機械,也得依賴石墨烯晶片和超級電池?”
安峰站在主觀立場無法定論——因為他覺得所有科技都很簡單,外骨骼不外如此。
霍夫曼點頭:“晶片不一定,但電池是必須的,這方面gp公司的技術非常強。”
“這個……”安峰忽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站起來興奮道:“多謝你的提醒,我感覺這並非是壞事!”
他剛才想到兩點,即使外骨骼被製造出來,仍需要gp公司的晶片和電池,世界上能夠提供的也僅此一家,那不意味著,製造方必須要採購他的,而且是特別訂製,因此也需要付出大價錢嗎?
如此說來,這次丟失,倒能夠化為一種變相的商品推銷。
想要商品賣得更好,顯然不能夠缺乏緊迫感——緊迫感可以來自於多方面的,最典型的就是競爭者。
得有競爭者在追趕,才肯花大價錢訂貨!
如果光是美國方面掌握,其他人追趕不上,單一客戶的需求肯定不多。如果美國的對手也都有,潛在客戶就多了。按照科技發展的速度,仿製出石墨烯晶片需要五年以上,仿製出石墨烯電池也要五年。
無法保證以後如何,但現在還得靠gp公司。
既然機密丟失已經無法挽回,那安峰乾脆就把技術推廣給其他國家,五大常不能只有美國獨享,讓它一家獨大,也意味著會害慘其他國家。因此,中俄英法,四個都不能少,這是一種平衡手段。
大家一起參與競爭後,對晶片和電池的需求肯定會走高,也意味著gp能源的產品會賣得更好。
但也得考慮重要的一點是:貿易禁運。
眾所周知,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一直對中國實施嚴格的商品禁運措施,包括武器,高科技,數控機床,機械零件在內,都不允許流給中國。禁運物件不光是中國,俄羅斯,朝鮮,古巴等等都在列。
北約國家就以這種方式限制對手的發展,想當初由於禁運,中國連交換機都沒有,網路也互聯不上。所以安峰想要出口外骨骼這種東西,肯定不容易,政府幹涉是必定的,列入禁運清單也難說。
明面上進行技術交易,機器人公司會被重罰,甚至吊銷營業執照,把單位法人抓起來關上十幾年。如果是私底下了無痕跡的匿名贈予,誰管得著?贈與不行,那就以另外的身份在外國開公司不行嗎?
在技術洩漏後,免費贈送安峰也不吃虧,畢竟他從來沒打算透過外骨骼賺錢。送出去後,無意中發現,gp公司仍可以透過外骨骼需要的晶片和電池賺錢。除此外,還能互相平衡五大常單兵方面的實力,也算是為國際和平做貢獻了。
換種想法,機密丟失也未必是壞事。
外骨骼的技術已經出來,恐怕無論怎麼藏,它始終都有面世的一天,“洩漏”是遲早的。而現在主動交出技術,拋棄這方面的利益,轉了個彎尋求更廣闊的,最終還是能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