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遊輪的首航以完美表現落幕。
根據事後的調查,遊輪海上八天之旅有些短,大部分人都不能夠體驗完所有的專案,時間安排很緊湊,也少有第二次光顧的地方,所以安峰和公司管理方考慮後,決定把它和藍寶石對調。
也就是女王號走西加勒比的15天的遠洋路線,南下到聖基茨島位置,獨享公司改造的私人度假區,將vip進行到底,再走環繞海地的路線返程,時間就很充裕,遊客能細細體驗豪華遊輪的細節。
等春節過後,安峰繼續其它工作。
儘管腦袋裡的末日機率方程變化細微,安峰也很懷疑這些事情就是幾十上百年後才發生的,但現在箭在弦上,計劃已經實施,就只能去做好。早完成早休息,他便參與到機器人的研發工作裡。
安氏工業耗費五千萬美元建造立體印表機後,核心機械部件不需要再向其它企業訂購,只要構造出圖形、使用的材料,成品強度、韌度或者質量等等,計算機推算其構成的可能性,再拿出方案。
將方案的微調結果輸入印表機程式,使用從外界訂購的原材料粉末開始工作。印表機擁有兩百多個不同用途的列印噴頭,在燒結金屬方面,除了等離子技術外,還有更精確的鐳射束。
它能夠製造奈米級別的微小物體,也能夠打造一輛巨大的汽車——只要材料充足,它都能夠把想象一一付諸現實。機器人研發就節省了很多時間,也終於在安峰這種燒錢模式下,拿出了成果。
霍夫曼把他叫到實驗室,參與正式測試。
擺在安峰面前的一是個模擬人體的銀色機器骨架,大概有一米七高,身上都是密集的線路,能源核心位於體內,內外骨骼都用上了。極大程度的模擬,目前就差蒙層模擬面板,從外觀上改變。
霍夫曼說:“機器人讓計算機遠端控制,它能夠精確的按編制的程式辦事。”
“靈活程度呢?”安峰比較關心這些。僵硬的機器人肯定不在選擇範圍內。
“很出色!”霍夫曼信心很強,“我們可以讓它表演。”
霍夫曼再控制的平板上按了幾下,選擇條目。因為目前沒有智慧,再強大再靈活的機器人都得老實的依靠程式運作。等到指令下達後,機器人就邁著很自然的步子走到他們面前,展示自如的行走。
“我們可以看這邊!”霍夫曼指著旁邊一塊螢幕,它將機器人的動作拍攝下來,再與正常人模擬。“它的動作和靈巧程度與真人有85%的相似,不是絕對的一樣,但在正常人的範圍內。”
“障礙的問題?”安峰問。
“它能自動判別。就好像這樣——”霍夫曼很突然的把一張椅子推到機器人面前,它幾乎沒有猶豫的就繞道而行,避開了椅子。跟著幾名技術員迎面走來,它竟然利用側身的方式躲避。
很難想象,按照機器人的理念。它應該是選擇一處空閒的區域透過,但在幾個人的夾擊下,它選擇繼續走直線,但在即將和人體發生碰撞的時候,它很聰明的側開身子讓過去,繼續步行到終點。
“這是即時控制的?”安峰問。
霍夫曼說:“不是,它是儲存好的程式。計算機自我判別最優路線。”
“很不錯!”安峰需要的就是這種靈活——它不管是用在人形,包括其它行裝也很管用,比如挖掘型的機器人,當要碰到障礙,或發生事故的時候,它可以很聰明的選擇最優方案躲避。
霍夫曼說:“但這種方式對處理器的要求很高。只要超出超計算機網路能夠覆蓋的範圍,它就無法進行雲端計算。如果能夠研發出高度智慧的處理器,單獨安裝在它身上或許就能單獨執行。”
安峰很樂觀:“獨立的智慧很困難,雲網路才是最容易實現的,其實可以這麼想。只要有專用的網路,即使機器人位於歐洲,也能夠透過網路去控制它——這樣超計算機就能夠派上用場了。”
“你說得對。”霍夫曼有了靈感,“我們可以改進接收器,讓它保持與雲網路的穩定連線。”
霍夫曼也顧不上安峰了,自己跑去忙事情,留下他和其他技術員繼續測試機器人。它的靈活不光體現在雙腿上,雙手十根手指頭的靈活程度也與真人相似,閉著眼睛和它握手感覺不到區別。
最終的結論是,只要披上一層仿生面板,它和真人區別不大,長久相處肯定能看出區別,但偶然幾分鐘的共處,誰也瞧不出面板裡面的真想。按照安峰的要求,再提升一步,它就合格了。
至於武力,不用考慮。外骨骼加內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