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肯定答覆(1 / 3)

小說:混在美國當土豪 作者:駕霧

安峰除了頭疼自己的稅務,伯格公司也有麻煩。

距離品牌使用期限還剩幾年,隨著nokia品牌的重新燃燒,引發各界火爆,伯格公司和諾基亞公司成為經濟界的熱門詞彙,圍繞著品牌授權時限的問題討論不斷,熱度僅次於它們即將釋出的可摺疊平板。

據哈特家族的內幕訊息,諾基亞不打算放手控股權,而在延長授權年限的問題上,估計也要出不少血,目前雙方正在頻繁的接觸,如果事情處理不好,還會牽扯到公司計劃的三年內上市。

這方面安峰也幫不上忙,只能由高層來處理。現在的諾基亞,無非是想要拿多點錢,或者還有其它更深層次的目的——設想一下,伯格公司會因為手機而崛起,而消費者的市場也就是那麼大。

如果讓伯格公司稱霸,其它的手機商就會受挫,在這種情況下,諾基亞很可能被手機巨頭盯上,比如蘋果三星,它們出更高的價格買下諾基亞,斷掉伯格公司延長品牌授權的路,發起致命一擊。

諾基亞當前市值三百億美元,以手機巨頭的財力買下來也不難,即使很虧,但也好過讓伯格公司稱霸,那時候它們虧的就不是幾百億,而是蒸發上千億市值。這種情況下,手機領域風雲突變。

表面上看,伯格公司這支新軍即將遭遇滅頂之災,它很可能頂不住,很多新聞媒體也在擔憂,但只有少數人才能看清裡面的複雜關係,有一個誰也不敢小瞧的科技巨頭——gp公司一直沒有表態。

gp公司持有伯格公司股份,而且無論是電池、晶片還是螢幕,都是它們提供的,相當於非控股的子品牌。

現在它們的態度成為關鍵。

即使去掉nokia這個商標,讓伯格公司遭受重創,但gp公司的技術只要不停止。它們仍舊沒有失敗。而如果gp公司不再提供給伯格公司以外的其它手機廠商技術,那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你說壟斷?這其實很容易解決,因為gp公司還沒開始,就談不來壟斷。再者它產能不足。合作談不來,價格太低,你有什麼辦法?再退幾步,它就是扶植傀儡企業,自己消化自己的產品都行。

或者更絕的,它要支援某一個手機巨頭,其它的同行將會舉步維艱。

所以這時候就謠言四起,有人說伯格公司已經考慮正式歸入gp公司旗下,等nokia的品牌授權到期後,就生產gp商標的裝置;還有人說伯格公司再考慮別的品牌。趁著授權還沒到期,多面化發展;甚至還有說gp公司已經和諾基亞打招呼,準備高價收購它們,重新打造這個品牌……

市場的煙霧彈放了出來,這下子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安峰就在一旁看看戲。這幫公司高層搞的手段都快把他矇住了,好在身為大老闆,可以作弊的方式瞭解事情進展。作為關鍵的諾基亞,在一次性獲利和長久將來的考慮,倒向gp公司這邊。

最終在二月底,伯格公司和諾基亞達成了新協議,將延長手機品牌的授權20年。作為回報,伯格公司提供2%的股份以及代工廠的合作,諾基亞也會推薦原先手機部門的精英員工,或者提供工廠。

2%份額未來的價值可能在50億美元左右,而對於伯格公司,它避免了危機。拿穩了品牌,此舉至少保住一千億市值。整體來說gp公司的策略失誤影響到現在,但笑到最後的仍是它們。

如果公司改為使用“gp”的商標,損失更大,首先錯過了最佳的推廣時機。抓不住消費者需要的新穎和時尚,損失上百億是肯定的;紅火的nokia突然鬆手,宣傳和廣告的投入至少得有十幾億。

最重要的,gp公司對螢幕和超級晶片的供應不能停,它每年至少上百億!

如果安峰當初不碰nokia,直接使用“gp”的商標……但當初沒閒錢,它也不符合套現坑人的目的。而且一旦他拋空股票,將會影響到gp公司的聲譽。安峰不想因為他賣股份套現的做法,毀掉gp移動的未來。

gp移動目前尚未確定建立,但它的戰略是未來移動裝置,觀念顛覆,將會把所有移動產品透過更高的技術融合,所以“手機”的概念範圍太窄,不適合它,這也是當初安峰沒有設立gp移動的原因。

從微軟手中接手nokia,到最後反倒成了正確方案。

無論如何,事情也終於平靜下來。伯格公司有二十年時間,等兩三年以後上市,喬安娜可以透過財團的證券公司套現,不動聲色的賺走零花。安峰認為相比手機銷售的利潤,套現仍然是最直接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