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精彩!” “想不到曉夢大師,年紀輕輕就將道家至高之道,領悟如此之深,看來北冥子道長,真的是收了一位好徒弟,天宗好運道” 李斯別看文文靜靜的,但是他自己的修為也不差,尤其是轉修法家之後,利用王朝氣運,戰力也十分的強大。 王朝氣運越強,他表現的戰力也就越強,當然了,前提是他法家境界越高。 法家和其他諸子百家不同,法家完全就是和王朝同步的,一旦王朝衰落,法家也會沒落。 法家和王朝那是榮辱興衰結為一體。 可以說,李斯在咸陽城內,施展的力量,甚至堪比三花境,這就是法家修煉到深處的厲害之處。 當年的商鞅,在咸陽城內,更是堪比秦孝公一般。 當然了,因為法家的力量,大部分皆是借用王朝之力,所以他們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一切的力量,都是靠著帝王,帝王一言可以卸掉他大半的力量。 這一點,法家比不上其他的諸子百家,除非他自己修煉的力量。 但是大部分的法家弟子,他們對於自身修煉,也並沒有太大的慾望,畢竟力量來的太快,很多往往都會忽略自己修煉。 畢竟人都有惰性的,一方面是要勤勤懇懇的修煉,非常的辛苦,另一方面只要立功,升官,很快力量就會不斷的增強。 那麼大部分都會選擇後者,不勞而獲,都喜歡。 李斯年輕的時候,曾拜師荀子,修煉儒家之道,境界也不低,當然比不上伏念曉夢他們。 但是在大秦幾十年,受到幾十年的薰陶,他的眼見很高,自然也能夠看得出來,兩人誰勝誰負了。 “伏念先生好高的聖王之道,恐怕先生早就達到了五氣之境,之前一直壓著,好心性啊” “曉夢大師說的不錯,小聖賢莊將再出一位儒家宗師,可喜可賀” 李斯眯著眼睛,望著這位小聖賢莊的當代莊主,內心也有點點的嫉妒。 儒家宗師,整個天下,能達到這個境界的,真的不多,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就算是扶蘇的那位老師,也不過勉強達到罷了。 對方的年紀,還未他大,將來也許還有更高的境界,所以心中有所嫉妒。 當然了,李斯很快也收拾了心情,畢竟他如今身居高位,不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也差不多總領百官了,論起地位,遠遠高於對方。、 想到這裡,自己當年的抉擇還是正確的,如果當年,他沒有離開小聖賢莊,也許會和對方一樣,但是和現在相比,還是差了很多。 “去將老夫的那本孤本,拿過來” 李斯吩咐旁邊的侍衛說了一句,很快後者,就捧著幾卷泛黑的竹簡。 看到此人到來,伏念他們的眼神,瞬間就落在此人身上,不對應該是此人手中的竹簡上。 就連蘇凡也將目光遞了過去,對於孟子的手書,說實話他也有幾分的好奇,畢竟孟子,那可是亞聖,也是聖人。 華夏曆史上出現的聖人可不多,每一位都是人族的大賢,他們的理念,對於華夏的走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華夏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大一統,也就是那些人族先賢的理論,至少不會變成歐洲那般四分五裂。 孟子作為儒家亞聖,他的思想甚至影響到了後世。 蘇凡自然感興趣,不過他現在也沒說。 李斯既然能夠得到一份孟子的手書,手裡肯定有更好的東西,其他的那些官員,必然也肯定有。 將來回到咸陽城,他少不得要去拜訪一番了,而且他的身份,提出這點小小的要求,也沒人會拒絕。 所以他能沉的住氣。 看著伏念和顏路,有些激動的接過這份竹簡,他收回了目光,看向曉夢,對方此刻一臉的面無表情,似乎有些被打擊了一般。 當然了,蘇凡知道,對方的心態,自然不會被打擊,畢竟作為天賦異稟的人,如果連這點小小的挫折,都承受不住,那還怎麼說是道家絕世的天才。 蘇凡對於曉夢的身法,倒是很感興趣,她的那個身法,彷彿瞬移一般。 確實他也有一些遁術,甚至土遁之術,更是一行十里,然而這是高階的法術。 並非身法,即使施展起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就像是放大招,那需要時間沉澱。 曉夢的身法,如同輕功一般,看起來極為的不凡。 不過蘇凡清楚,這種身法,必然也是道門之秘,想要獲取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天宗靠向大秦,但是不代表道家,就真的是投靠了大秦,道家無慾無求,本身弟子什麼的,都是以山為友,對於世俗,也沒什麼需要。 所以大秦對道家,其實也沒什麼束縛,人家躲在山中,也許都是一輩子。 即使要對付,也十分的困難,所以一直以來,道家對於各國而言,從來都不是敵人,也沒有那個國家打壓過道家。 因為道家,從來也沒有威脅到過國家的利益。 畢竟他們本身弟子不多,道家選擇弟子,一是有緣,第二就是寧缺毋濫。 他們走上層,而非底層,所以當權者更多也相通道門。 就算是嬴政,也從未想過要對付道家,反而也是一直積極的拉攏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