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科技方面,可以試著推行了。畢竟九州很大,未來如果不靠科技的話,地方與地方之間,恐怕就要產生無盡的隔閡了。 畢竟後世很多地方的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自己的家鄉,更被說在沒有科技的時代。 九州有多大,蘇凡沒有探查,但是比起後世地球的面積,大十倍,恐怕都不止。 當然了,九州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沒開發出來的山川河流,利用率十分之一,都沒達到。 所以加強兩地、中央與地方的交流,交通和通訊,那是必須的。 只是這些都需要科技,以前靠著神話的超凡者。 即使通訊靠著人為,也有足夠的力量,交通,實際上大秦是不差的。 那馳道,甚至比起後世的高速,也絲毫不差,甚至還再其上。 後世的混凝土道路是不錯,但是這個世界,以青石板打造的馳道,可不差的。 承載力,更是超過了鋼筋混凝土路的。 畢竟大秦運載的馬車,也不是普通的馬,而是擁有妖獸血脈的畜力。 一個個的比起,那些大卡車也不遑多讓的,也就是沒有火車那般的便利罷了。 但是大秦滅亡後,馳道還在。 然而也僅僅存在,因為靈氣越來越弱,這種牧畜的血脈,也不斷的降低,以前一頭上等的靈馬,可以承載數噸,甚至數十噸的馬車。 但是現在的劉漢王朝,除了少數圈養的,大部分在市面上的牧畜,也已經弱化了太多了。 距離越遠,交流也就越發的困難。 也正是如此,劉漢王朝,對於地方的掌控,也弱到了極致。 地方几乎完全是那些大族把控,一個個都是地方上的土皇帝,他們的話,就是律法了。 劉漢繼承大秦的秦律,也漸漸的都沒了。 要改變這一切,要推翻這一切,甚至將封建王朝都要推翻。 上古時期,實際上可沒什麼封建王朝,更不是什麼奴隸制度。 畢竟這是神話世界,三皇五帝時期,人皇只是一個果位,並非是單純的皇帝。 封建王朝是家天下,上古可不是。 反而上古的制度,更像是後世的那種國家制度。 蘇凡如果在背後推行這種制度,反正火雲洞不會反駁的,相反他們也樂意看到。 家天下這種封建制度,火雲洞的那些人,又不是看不到問題,只是因為封建王朝,可以大一統凝聚中央的氣運和力量。 但是如果其他的制度也可以,他們也不在乎的。 當然了制度什麼的,實際上,蘇凡並不在意,任何制度,總歸還是靠人的。 而後世的制度推行,需要更多有知識的人,才能推行。 否則的話,也很難達成的。 所以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更何況,蘇凡要推展科技的話,知識教育,那也是必不可少的。 科技,沒有科研人員,如何能推行。 當然這個世界,最好的可言人員,實際上就是那些修士,他們的精神很強,元神力量越強,思維能力,也能加強。 再加上壽元方面,不受限制,那絕對是最好的科學家。 只不過,想要讓這些人,去專研科技,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沒有好處,那更是不可能的。 科技側,科技之道,想要推行不是那麼簡單。 這個世界,還是很現實的,除非科技之道,可以立即有幾個大羅甚至是準聖,那麼肯定有無數修士,願意去修煉研究。 就如同通天開闢劍道,後來洪荒,越來越多的劍修。 上古人族武祖開闢武道,如今的武道,可不單單隻有人族了,實際上武道,一些妖族也修煉。 而科技之道,需要強者站臺,否則的話,根本沒有吸引力的。 不過蘇凡相信,只要他推行科技側,到時候天道必然會有所察覺,然後在背後,推出大勢的。 畢竟這也是對天道演化,是增加本源的好事,可以提升天道的力量。 沒道理,天道會阻止的。 到時候,一旦天道有變,修行界那些強者也會感知到,那麼剩下的,也會越來越多的人感知到。 之前,蘇凡不願意去推行,因為一旦天道有感,其他大神通者,能夠追溯到他的身上。 但是現在就不同了,天道開始紊亂,猶如量劫一般,天機更是一片混亂。 到時候,就算是強如伏羲他們也很難推演出來。 他在背後,更加隱蔽了。 蘇凡並不想冒頭,尤其是兩個世界未來發生衝突,在背後默默的撿便宜豈不是更好。 “不過,這些短時間,都無法做到的” “而工具人,張良如今,也被荀子給帶到了火雲洞,閉關了” 蘇凡有些可惜,工具人張良,可是很好用的,而且用的還是非常的順手。 本來他打算,再把他當成工具人的,現在也不得已,只能改變了。 尋找新的工具人,不過想要成為張良這樣的工具人,不是那麼容易。 張良可以說是人族非常傑出的人才了。 而且蘇凡當時接觸對方的時候,對方還未氣勢,所以才能當工具人,換一個可不是那麼容易。 比如發展科技,墨家是最好的,比方說墨子,就不錯。 但是墨子如今也是人族先賢,火雲洞大佬之一,怎麼可能找他當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