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闆這是要離開桑海城了?” 張良是極為聰慧之人,只是從蘇凡一點點資訊中,就得出了自己的猜測。 對此,蘇凡倒也沒有什麼驚訝的。 無論哪一個世界,張良永遠都代表著智慧的巔峰,謀聖的評價,聖位就代表著在某一方面的巔峰。 “是啊!桑海城也待的久了,想要去咸陽城看一看,看一看大秦的中心是何等的繁華” “張良先生也知道,凡乃是小說家的傳人,自然想要將小說家發揚光大,小說家不是儒家道家這些顯流,凡也只能盡力” 蘇凡笑著說道。 “所以蘇老闆是想要投靠大秦” 張良聞言,臉色沒有變化,聲音卻不自覺的沉了幾分。 這些日子,他與蘇凡見過幾次面,短暫的交流,卻也從對方的身上,感知到其人不凡,其才智更是超凡脫俗,見識廣闊。 絕對是那種頂級的人才,張良自認自己的才智非凡,面對此人,也覺得壓力不小。 見識不下於大師兄,藏拙不弱二師兄。 這樣的人,張良非常清楚,如潛淵之龍,一旦有機會,必然會一飛沖天。 而大秦卻能夠給這個機會。 他心裡對大秦對那位始皇帝仇視,一直要將大秦推翻,但是對於那位雄才大略的始皇帝,也不得不佩服,至少在用人方面,那位始皇帝,確實不是前六國國君可比的。 如今的大秦一統天下,六國貴族遺留的力量,也只能在暗中慢慢的發展等待,等待大秦的弱點出現,然後一舉將大秦推翻。 作為一個堅定推翻大秦的人,張良也清楚,如今大秦,如果嬴政不死,他們很難有所作為的。 而嬴政的雄才大略,卻讓越來越多的人才匯聚到咸陽城中。 甚至張良自己有時候,都想要放棄了。 面對嬴政這位千古一帝的帝王,他知道自己沒有任何的勝算。 對於眼前這位小說家的傳人,要投靠大秦,張良其實內心早就猜測到了。 畢竟對方要真的廣大小說家的名聲,最後的辦法就是投靠嬴政,顯露自己的能力,藉助大秦的渠道,來振興小說家。 這一點,諸子百家都在做,就算是他們儒家,也有部分的弟子,投靠在大秦裡面。 “哎!可惜!” 張良心中暗自可惜,原本他想著,如果能夠將此人拉到他們這一邊來,必然會對他們推翻大秦大業,也有一定的幫助。 尤其是蘇凡的身份,小說家,並且創造的兩本小說,非常的吸引人,這樣可以吸收部分民間的力量。 而且張良也已經調查清楚了,此人還是一個煉氣士,實力雖說比不上他,卻也差不太遠了。 這樣的人,投靠了大秦,對於他來說,自然是十分的可惜。 “哈哈!不錯,如果能夠藉助大秦帝國的力量,也可以讓我們這一家,走的更加順暢,畢竟我們小說家比起儒家道家,那是天差地別的” “所以也只能走捷徑了” “而且大秦能一統天下,那位始皇帝陛下,也確實是雄才大略之主,投靠他,也不算辱沒我的身份” 蘇凡看著張良,笑著說道。 他自然知道張良是什麼身份,大秦帝國的造反頭目之一,這些天,對方有意無意的試探,說實話蘇凡對於張良的感官是有些不是太好。 蘇凡一直搞不懂,他為何要立志復國,他又不是韓國的國王,你要是慕容復那也就算了。 你只是韓國一位貴族而已。 用得著復國嗎? 以張良的智慧能力,加入大秦之後,想要再次復甦自己的家族,絕對不難的。 出將入相,蘇凡覺得張良加入大秦,未來的地位,絕對不弱於李斯的。 所以蘇凡搞不懂,他為何要反對大秦,而且以他的聰明才智,大秦只要嬴政在很難被推翻。 歷史上,如果不是李斯和趙高,說實話,大秦根本不可能就被推翻的。 胡亥上位,將大秦的人才幾乎禍害個遍。 趙高更是斬殺了大秦大半的人才,後世中說趙高是趙國人,臥底在大秦。 要說這個說法,結合趙高的行動,也確實有理。 但是實際上趙高是大秦的皇族之人,否則的話,他怎麼可能會成為嬴政的心腹。 他可是九卿之一。 張良的行為,蘇凡一直不理解,而且對於六國貴族,蘇凡更是不喜歡,他們根本沒有大一統的想法。 嬴政之所以在歷史上的地位那麼高,正是因為他結束了分封制。 要是大秦沒有一統,那麼可以想象,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會不會如同歐洲那般。 是大秦和大漢,將大一統的想法傳遞下去,然後至此,華夏才有了這樣的傳承血脈。 六國的貴族和嬴政相比,格局差的太多了。 至於項羽這些人,也許有人將項羽當成英雄,但是蘇凡卻不覺得。 項羽如果只是單純的將帥,那還可以,即使作惡也沒什麼,但是作為君主,他的殺戮,那就不一樣了。 都說嬴政是暴君,但是他從未屠城過,頂多就是因為重視法家,有些嚴酷而已。 和嬴政相比,項羽根本就沒有什麼主君的心胸。 當然秦時明月世界,項羽還是個孩子。 然而對此,蘇凡根本不看好張良他們,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