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低於中國。在英國,多個性夥伴的現象還實屬罕見。性解放是個必然經歷,存在即有其合理性,肯定有適應時代需求的地方。不過,解放並不是淫放,自由也並不是混亂。再怎麼樣,性自由還是應該建立在滿足自己又不傷害他人的基礎上,相信這是人人都能理解的道德底線。木子美的現象是當事人要報復社會也好,是性格所致也罷,但其造成的影響都在不斷暗示影響著其他人,甚至讓更多對愛情抱有希望的人失去信心。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靈與肉的割離,誰去追趕我們丟失的愛情?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性的多元化(1)
在性解放到來之前,中國人恐怕沒有聽說過這些新鮮詞彙:同性戀、虐戀、易裝癖、易性癖等。其實,在這些詞語尚未傳到中國以前,中國就已經存在著這些豐富的性元素。俗話說得好,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且不說中國有幾千年文化作底,只談泱泱十幾億人口就足夠演繹出各種各樣的故事。
隨著性解放的一再衝擊,讓很多過去難以啟齒的非常規性癖好也浮出水面,並在虛擬的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性發展伴隨著性道德標準的一降再降而呈現了多元化趨勢,很多形式各色的性行為出現在新的道德體系中。而且,這種多樣怪異的性行為正在被人們理解和接受。從性本身來說,多元化是一種需求,就像男女之間的*方式有很多種一樣。也就是說,同性戀、虐戀、易裝癖、易性癖等都是正常的性需求。當然了,這其中涉及到的健康等元素都被忽略。正如性學者羅賓說的那樣,差異是一切生命的基本性質。在羅賓看來,性的多元化趨勢十分自然,並不是人們觀念當中的病態。
這樣一來,婚姻也就呈現出了多樣性,不可能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愛人擁有怎樣的性癖好,而性的多元化發展,也為婚姻出軌或精神出軌埋下了伏筆。
然而,在人們的傳統思維裡,正常的性行為就應該是男女之間的陰陽結合,除此之外的任何性行為都是在“變態”之列。就連*這樣的*方式也不在正常的*範圍之內,不少傳統性學者認為,除了異性之間**的性行為之外,其他一切都是不自然的性行為。這種觀念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了人類生育和繁衍的理念,認為性的目的就是為了生殖,而排斥身體上的*。大概木子美這樣的,在傳統性理論面前,怎麼都脫不了**的帽子了。
誠然,排斥性*,否認性帶來的身體享受是一種較為狹隘的理念。性的多元化在於滿足人們的不同性需求,有些人就是喜歡同性,有些人就是喜歡被鞭打,甚至有些人就是喜歡女人*上臭腳丫子的味道,可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現得十分正常,不能單從性的非常規需求就斷定這個人有病。
不少前衛的性學者,都認為性這種東西完全是為人服務的,人們喜歡怎樣就怎樣,也有這樣的自由。而且性很難被固定在一種模式,也很難被理性地控制。性的自由和不確定性為後來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礎,人們也恰恰樂於享受這種變化。於是,當婚姻中的另一半無法滿足自己非常規的性癖好時,出軌或精神出軌就成了必然之事。
其實,性的多元化就像人的多面性一樣十分正常。好人也有犯混的時候,壞人也有慈愛的一面,正人君子逼急了也使陰招。性也一樣,性也是一個極為個人的事情,一個人的性格和周遭環境決定了他的*方式。也許,不少外表看起來溫文爾雅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虐戀也許就是他們發洩精神壓力的一種方式,不管是虐別人還是被人虐,這都是兩個人的事情,在不傷害第三方的時候,這種性行為無可厚非。既然沒有影響到他人,那麼不管是虐戀、同性戀,還是*,都應該被當作個人隱私受到保護和尊重。
如今的時代是個多元化、多選擇的時代,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就像選擇自己的工作一樣是種自由權利。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種怪誕的*方式是對傳統美感的一種破壞,如果是這樣,那麼時代的多選擇性也是對傳統的顛覆和破壞。就像人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一樣,性也應該有不同的行為方式。但不管是哪種方式,還是一句話,不能傷害他人和觸及法律。
性的多元化(2)
承認性的多元化,並不意味著失去對性的節制和控制。只不過要在控制之中,給個人多一些自由空間,在尊重個人的基礎上實行節制。人和社會本身就是個無法分開的整體,二者互相影響,並且互相引導。對於性的節制在一定程度淨化了人類,如果不是節制,人類恐怕還像從前那樣進行著混亂的性雜交,搞不好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