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聽說那薛煦州回京就提出要解除跟定北侯家的婚事,還捱了二十板子,這可不關瑤瑤的事。”
總算找到了藉口,陸夫人宛若鬆了口氣:“娘娘聽說了此事,很是生氣,都不願見臣婦,還請殿下幫忙美言幾句!”
“這是自然,夫人放心。”連奕一口應下。
***
太子到陸府的事當天就傳到了許殊耳朵裡。
許殊不用打探就知道他們商量的什麼事。如今鬧成這樣,陸瑤只能嫁薛煦州,才能稍稍粉飾太平,將事掩蓋下去。
但她偏偏不給面子,就是不派人上門求親。
陸家見她這麼不識趣,也只能求助宮裡的皇后了。只是過了好幾天,這賜婚的聖旨都沒來。
倒是年關已至,按照往年的慣例,除夕這天,京中五品及以上的官員及其家屬都要進宮拜見帝后。
聽到這個訊息,許殊稍稍一愣,心裡有了計較,這隻怕是宴無好宴。進宮後,皇后很可能是要單獨見她,跟她談談陸瑤跟薛煦州的事,那她還能裝聾作啞拒絕嗎?
若是不拒絕,回來就得自己跟楊家退親,然後去陸家提親,這得罪人的事不就落到了她的腦袋上?
許殊不幹,乾脆找了個跟兒子一樣的藉口,以身體有恙,怕將病氣過給了貴人為由,告假在家,過了個舒舒服服的年。
見她不接招,陸家和太子實在等不了,也顧不得名聲了。
大年初三的那天,賜婚的聖旨就抵達了薛府。
不少人都看到,薛府門前,許殊面無表情地接了聖旨,連賞銀都沒給傳旨的太監,拿著聖旨如喪考妣。
傳旨太監頭一次遇到這種事,碰了一鼻子灰,很是窩火,回去後大肆宣傳這個事。
不到一天的功夫,大家都知道了薛家對賜婚不滿。
許殊聽到這個訊息,笑了笑。不滿又如何,薛煦州早有婚約,她不情願不是很正常嗎?皇室以此發難,不但站不住腳,頂多也只能小小的懲戒一番。那心機深沉的太子又怎會在時機不成熟的打草驚蛇呢!
果然不出許殊所料,宮裡並未有任何表示。
她也沉得住氣,接了聖旨後,該吃吃該喝喝,還是沒行動。說是賜婚,又沒說什麼時候,她便是拖拖又如何?
她拖得,陸瑤等不起。這道聖旨和薛府的作為,讓陸家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強權壓人,對方仍不情願,這是何等的羞辱,坊間各種難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