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牛狼商道 (原創) 作者:炒作

就毫不猶豫地以它那擴張、開拓和不知疲倦的奮進活力追逐財富,積累資本。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大,還要多。

我在這裡無意宣傳什麼主義,因為我並不是資本主義的受益者,就連後來在私營老闆家打工也只能算苟且偷生而已。我只是希望透過馬克思有關論述,系統的而不是單一的,全面的而不是割裂的認識一些問題。

無疑,在海南的生活是艱苦的,在海南的前途是漂浮的,但為什麼不回四川農村。因為按照我的人生理想及農村現狀,回農村的前途又是已知的——那就是“沒有前途”。

在簡易房的“好景”不長,老闆在海南炒地皮沒有成功,據說虧了幾百萬,把人家郵電儲蓄的錢欠起,弄得郵電儲蓄所支不出民工血汗存款。

老闆垮了,原想繼續找工作,正好三姐夫黃知榮出差來到我的水泥瓦房,見我滿身大汗,正在狂草“大風起兮雲飛揚”,甚為感動,馬上叫我跟他回四川。

他說:“不必回農村父母身邊了,直接到我家,我和你三姐負責你自考期間的生活,‘先讀書後找工作’。”

姐夫深知“沒有文憑、沒有待業戶口,在計劃經濟的夾縫裡找工作的艱難”,也深知“私營企業用人的隨意性”,因此力勸我不要幼稚的追你那個“資本主義”了,當時我習慣把市場經濟說成“資本主義”。回去考文憑,找“官”做。

黃知榮既是我的姐夫,又是我的偶像。1975年跟我姐建立戀愛關係,那時他是生產隊的記分員,我看他“報工單”上牆是用毛筆寫的,那字漂亮。從1976年當兵起,我們倆整整保持了十年,幾乎每月一次書信往來。他的進步很快,從戰士到軍幹,一直做到鐵道兵師部機關。

1979年他第一次回家探親,見我從山上割了一背篼比我的體重重得多的牛草回來,當時我18歲,在讀“鄉村高中”,大約身高150厘米,體重60斤(因營養嚴重不足,22歲才長成大人)。他非常驚訝的迎上來幫我把背篼放下。說:“你這背篼草怕有100斤囉?”

“沒有吧,可能只有###十斤”我謙虛的說。

“###十斤,大人,意指長大的人(那幾年農村的大人不能簡單用年齡判斷,20歲沒有長大的人多的是,就像生產隊喂的豬一樣,一年一般是長不肥的)都背起吃力,你是怎麼揹回來的?”姐夫再次感嘆。

“說什麼呀,割草那麼惱火都做了,還怕背不回來呀!”

晚上,母親將姐夫安排在我住的“偏偏頭”(家裡人多,將屋簷延伸建成低矮房),我們兄弟倆連續幾夜幾乎是徹夜長談。

後來,我姐夫說:“別看一根‘柴棒棒’,字寫得好得很,毅力大得很,思想活得很,滿腦殼想的都是以後當總理需要很多知識。”

他引導我正確看待文化大革命,正確看待“大鍋飯”,當時十一屆三中全會剛開,農村還沒有大鍋飯的概念。當務之急是把“交白卷”時期在學習上欠的賬補回來,一定要考上大學。

我也鼓勵他爭取當更大的“官”,爭取當有用的“官”,因此也要加強學習。當時我正在學習化學,對高碳鋼、低碳鋼及幾類合金有些認識,而他正好在做材料計劃工作,因此我們倆談起來尤其投機。

經過這次姐夫回家探親的深談,對我的人生影響巨大——一定要往上爬,不能留在鄉下挖泥巴。

爾後,他不止一次寫信敦促我爭取入黨,爭取提幹。我也竭盡全力去做了,但沒有做到。

我三姐夫是我人生起步階段的導師,因此我們當時的書信具有相當的指導價值,現轉錄部分如下。

正舉弟:

我高興地看到弟在思想上又有新的見解,更讓我欣慰的是弟能積極要求進步,向黨組織靠近。

青年人的理想其一是理想的學業、職業;其二才是進步問題。你誠實、熱情的工作一定能夠贏得大家的讚賞,對加入黨的組織似乎不難想象。

作為一個較你先認識黨的成員,為哥可進一言:首先在思想上認識,並積極工作,參加黨的各項組織學習活動,處處以一個合格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政治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

祝弟政治上進步!

致禮!

哥:知榮書

1983年3月2日於扎魯特旗

正舉弟,近好!

現階段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工作忙、難度大,這樣更能磨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