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說:好,我相信你。
1952年,巴菲特結婚了,兩人租了一套非常便宜的二室一廳,又破又舊,晚上都能聽見老鼠在窗戶上跑。巴菲特把大部分錢都用來投資股票了,平時花錢摳得很緊。
不久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是個女兒。巴菲特捨不得花錢,就用一個梳妝檯的抽屜,鋪上小墊子,做嬰兒的小床。
可見,巴菲特原來也是和我們普通投資人一樣,一開始的投資業績相當差,賺的錢也相當少,為什麼後來投資業績大幅度提高,進而成為億萬富翁了呢?
大學快畢業時,巴菲特讀到了一本書《聰明的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他才猛然發現:原來正確的投資理念應該是這樣的。。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一章 心中無股(6)
這本書是格雷厄姆寫的。格雷厄姆是誰呢?他是當時華爾街最著名的投資大師,是證券分析行業的創始人,被稱為證券分析之父。他有兩本名著《證券分析》與《聰明的投資者》,被稱為“投資聖經”。他在投資界的地位,相當於物理學界的愛因斯坦和心理學界的弗洛伊德。
大學畢業後,巴菲特就申請到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究生,主要目的是為了聽格雷厄姆教的投資課程,親身聆聽大師的教誨。
研究生畢業後,巴菲特回老家做股票經紀人。工作3年後,巴菲特又得到機會到格雷厄姆創辦的投資公司工作了兩年,學到了很多實際操作經驗。
後來格雷厄姆年紀大了,1956年時決定退出股市。
這時巴菲特只有26歲,他決定回老家獨自創業。他從親戚朋友那裡湊了十萬多美元,創辦了一家投資合夥公司。
運用格雷厄姆傳授的價值投資策略,巴菲特的股票投資做得非常成功,遠遠超越大盤。1958年,巴菲特的第三個小孩就要出生了,家裡原來租的房子太擁擠了,於是巴菲特就給妻子買了一套當地很好的房子,兌現了幾年前結婚時對妻子的承諾。
巴菲特的投資業績越來越好,管理的資金也越來越多,30多歲就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百萬富翁,後來又成了世界排名第二的億萬富翁,讓妻子也過上了最幸福的生活。
巴菲特也在反思:為什麼自己的投資業績會有如此巨大的提高呢?巴菲特最終想明白了:他的投資成就,是格雷厄姆智慧之樹所結出的果實。巴菲特感嘆:“在大師門下學習幾個小時,遠遠勝過自己苦苦摸索10年。”①
那麼格雷厄姆教給了巴菲特什麼投資秘訣呢?價值投資。
看過金庸先生小說《鹿鼎記》的都知道,韋小寶一生所學的武功,最重要的是洪教主傳給他的“美人三招”。巴菲特說:格雷厄姆傳給他的價值投資策略,可以概括為“投資三招”。
5。 股神三大絕招之一:不看股票看公司
格雷厄姆教導巴菲特的第一個投資秘訣是:不看股票看公司。
格雷厄姆的一句名言是:用公司經營的態度來投資股票是最明智的。
大家想一下,股票到底是什麼呢?股票是你持有這家公司的股權證明。我們買套房子,就會拿到一個房產證,房產證就是我們擁有這套房子的產權證明。
我們對這家公司投資的時候,就會拿到一個出資的股權證明,這就是股票。你購買房子的時候,其實你購買的不是房產證,你真正想要的是房產證代表的那套房子。
當你投資股票時,你真正購買的不僅僅是一張股票,你真正想得到的是股票代表的那個公司。正如巴菲特所說:“你購買的是公司,而不僅僅是公司的股票。”先有房子,後有房產證,因此我們買房子時,先看房子,後看房產證。
先有公司,後有股票,所以我們到股市買股票時,也應該先看公司,後看股票,因為其實我們是在透過股票投資公司。
公司價值多少錢,決定了股票值多少錢。
買股票,其實就是你拿出一筆錢,與其他股東一起來投資入股這家公司。就像你和家裡人一起湊錢買房子一樣。
因此巴菲特強調投資過程中應該分析的不是股票而是公司:“在投資中,我們把自己看成是公司分析師,而不是市場分析師,也不是宏觀經濟分析師,甚至也不是證券分析師。……最終,我們投資者的經濟命運將取決於我們所擁有的公司的經濟命運。”①
第一章 心中無股(7)
我們不應該費盡心機去分析股價走勢,而應該下工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