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鎮本地人的點心老闆,還不知要受什麼罪呢,只不過從事以後,點心鋪的生意一落千丈。
任憑那老闆如何對店面進行重灌還是不斷改善點心的品味,光顧點心鋪的人是越來越少,倒是孫燦爛每次去臨溪鎮都會光顧一二,那點心鋪的點心的確相當美味。
有一些點心極具前世的味道,讓孫燦爛欲擺不能,偶爾還會邊吃邊與那老闆聊上幾句,有意無意在調味和外形上點撥幾句,讓她與老闆成了忘年交。
“那老闆如今的生意都沒法維持夥計的工錢,再開下去越做越虧。他是準備將這個店鋪轉讓掉,去其他地方東山再起,他有那麼好的手藝,去了其他地方還愁沒有發展?”孫燦爛去臨溪鎮辦事的時候。朱福全自然也是跟班之一,對那個老闆也是相當的熟悉。
朱福全說得沒錯,有了臨溪鎮的前車之鑑,點心鋪老闆去其他地方一定會做得更加精細,那老闆也不是個蠢人,自然不可能會跌倒在同一件事上。
最讓孫燦爛感到驚訝的是,那老闆聽說是孫燦爛想接手店鋪,居然主動下降了近一成,最後與朱福全談妥的價格是八百兩成交,只等孫燦爛前去臨溪鎮簽約辦過戶過續。
去臨溪鎮一天肯定是沒法來回。何況還要辦事,孫燦爛原本早就有去臨溪鎮的打算,山花編織坊的勾織品需要送去臨溪鎮,同時也需要從臨溪鎮那邊新的棉線回來。
如果只是這些,孫燦爛當然並不一定親自前往。可是臨溪鎮那邊寄賣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