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
2005年夏天我參加完世界管理學大會,轉道回母校拜見老師德魯克先生,先生告訴我,自從2002年癌症動過手術以後,他的身體就遠不如從前,但依然在堅持寫作和研究。現在想來,寫作就如他的生命一樣。先生停止寫作的一天就是離開我們的一天。二十多年前在美國讀書期間,我常常聽德魯克先生的教誨,多次讀過先生的著作,受益良多。而後,每每碰到新問題,我就會想溫故。令人驚奇的是,隨著閱歷增長、知識豐富,每每重讀,竟然會看出很多以前看不出來的體會。一本優秀的著作就是一座挖不盡的寶藏,可以陪伴人的終生。這樣的著作一旦誕生,就已經獨立於作者、獨立於時代,屬於每個讀者自己。這樣的書是永恆的、跨越時空的。
趙曙明
南京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年9月9日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黃建東:21世紀的管理挑戰
《21世紀的管理挑戰》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F·德魯克以他90歲高齡獻給讀者的這本著作,高瞻遠矚地分析了社會的進步、企業的發展以及管理者在21世紀所面臨的挑戰,充分體現了德魯克管理思想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實用性。
本書於1999年一出版,就受到管理界和企業界的高度評價。哈佛《商業評論》在談到德魯克的這本書時說,本書極具“前瞻性和超前思維”,德魯克以他“廣博的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敏銳的洞察力,深入淺出的分析”,使讀者“茅塞頓開”,是又一部管理學“里程碑式” 的著作。
本書共分為六章,分別闡述了管理的新正規化、新的根本現實、變革的領導者、資訊的挑戰、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以及自我管理共六個方面的問題。
正如其他社會科學一樣,管理學對事實有一套自己的基本假設,而這一套假設構成了管理學這門學科的正規化。在20世紀,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管理的正規化(Paradigm)也逐步發生著變化。在21世紀,管理的正規化仍然會繼續變化。如果構成管理學的假設發生了變化,那麼管理學的許多觀念也必須跟著變化。現在的管理學思想仍然沿用上個世紀的那些基本假設。但是,遺憾的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些假設是不是“事實”,更不用說去分析和研究這些假設了。
根據德魯克的研究,從20世紀30年代正式開展對管理學的研究以來,人們都自覺不自覺地認為奠定了管理原理和管理實務的兩套假設都是真實的,從來都沒有去研究。但是實際上,因為一個世紀以來,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的變化,這些假設都已經過時了。比如,我們都假定,有一種正確的方法,或者說應該有一種正確的方法來“管理”“人”,並由此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理論。但是,如果我們深入地研究一下,現在在勞動大軍中佔比例越來越大的知識工作者和傳統意義上的體力勞動者各有什麼特點,應該怎樣才能激勵他們,他們的生產力如何才能夠得到提高,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對知識工作者的瞭解以及如何“管理”他們實在是研究得太不夠了。
如果我們用不正確的假設去制定我們的策略,並以此來指導管理,那就將不可避免地把我們的組織引向不正確的軌道。德魯克用事業理論 (The theory of the business) 中的方法,分析了20世紀管理的實踐,並從分析管理學對事實的基本假設入手,提出了在21世紀中,管理面臨的新的現實。
第二章《新的根本現實》高屋建瓴地從社會的變化中,抓住了在快速變化和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裡可以建立策略的基礎。這些被德魯克稱之為五個“新的根本現實”包括:發達國家急劇下降的出生率;可支配收入分配的變化;對績效的定義;全球性競爭;以及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分裂的背道而馳。從表面上看,這些根本現實講的不是一般的經濟性的問題,也不是管理性的問題,但是,這些根本現實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一個機構的運作。比如,出生率的急劇下降,帶來了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老年人口的增加,勞動力的減少,知識工作者的退休絕不意味著他們不工作了;而人口結構的變化對企業說來,孕育著巨大的商機。有眼光、有遠見的管理者現在就應該著手研究這些“根本現實”。 “那些非要等到這些挑戰真正‘熱不可擋’才著手應對的人,則會被遠遠地拋在後面,並且可能永遠沒有趕上的一天。”
21世紀管理的最大挑戰,是使組織成為《變革的領導者》,這是第三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