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地位,卻和一個布衣爭一日之短長,豈不讓天下人覺得廷尉君心胸不廣。如果廷尉君一定要處罰,下走願意代替子夏兄詣獄。”
田聽天冷冷地說:“你是什麼人?”
“下走樓護,曾任過少府下屬的太醫尚藥丞,以自願給事邊郡的身份剛從敦煌郡服役回來。”
“哦。”田聽天臉色稍微有些和緩,“樓君離開長安,自願給事邊郡,也算是一心憂勞國家,可敬可佩,君的大名,聽天也曾略有耳聞,不過何必跟這位萭君混在一起。殊不知豪滑遊俠,一向被天子所切齒麼?”
樓護道:“廷尉君過聽了,子夏兄並非遊俠豪滑,雖然靠鬥雞頗積累了一些金錢,卻從來不欺壓良民,做那犯上枉法的事情。至於他輕辱朝廷官爵,確屬無心的過失,廷尉君責令他改過就是了,何必一定要縛送監獄。”
田聽天道:“這件事樓君一定要管嗎?”
樓護離席伏地道:“萬望廷尉君開恩。”
“那麼,請樓君也去廷尉府當一回客人罷。”田聽天說著,就抬起腿,想從席上站起來。
我傻眼了,趕忙說:“這件事和樓君無關,我一個人去廷尉府就是了。請廷尉君寬貸樓君的冒昧之言。”
田聽天道:“哼,不要多說了,一起去了再說。”他顯得頗不耐煩。
這時一直沉默的陳湯突然道:“廷尉君,下走有一句話,敢陳說於君前。”
田聽天愣了一下,不由得又重新坐好,問道:“你又是誰?”
“下走山陽陳湯,敢問廷尉君無恙,幸甚幸甚。”
“罷了,你有什麼話說?”
陳湯道:“下走以為,萭君給自己的鬥雞取名‘廷尉’,並無任何不妥,竊以為萭君不但沒有輕辱朝廷官爵的意思,反而是對朝廷官爵進行了大大的頌揚。”
田聽天有些驚異:“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陳湯趕忙再次伏席,道:“望廷尉君聽下走說完,如果廷尉君仍不解氣,下走甘願下廷尉獄。”
田聽天又哼了一聲,道:“好,我看你能說出什麼道理來。”
陳湯道:“下走不才,自小亦嘗學習經術,曾聞孔子說:‘雞有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雞所具備的這五種德行,下走認為廷尉君也同樣具備無缺,下走當年在山陽郡時,就側聞廷尉君仁勇兼備,精誠慎獨,為朝廷士大夫楷模。今上曾經專門璽書褒獎廷尉君,天下士大夫都覺得與有榮焉。又且《論語》有云:‘吾日三省吾身。’廷尉君既精通律令,又飽讀儒書,一定也會經常在內心省視聖人之言,以求自己的德行是否和那五德相配的。”
我心裡暗暗吃驚,陳湯這豎子竟然嘴皮子這麼厲害,果然有點佞才。想當初我給自己的雞取名的時候,哪裡知道這麼多亂七八糟的道理,可是他竟能這樣顛倒黑白,而且他的話中既對雞稱頌有加,又對田聽天本人頗多讚譽,就算田聽天想怪罪他,恐怕也一時難以翻臉。除非田聽天想承認自己從來不讀儒書,不省視自己的言行。可是他如果這麼說,也就用不著當官了,大漢的官吏就算不以儒術聞名,《論語》、《孝經》卻都是必讀的。
田聽天沉默了一下,輕輕點了點頭:“可是,這似乎感覺終究有些不妥。”他有些猶疑了。
陳湯堅定地說:“毫無不妥,廷尉君知道,聖人最鍾愛的弟子之一子路少時就曾頭頂公雞之冠,以示武勇。孔子還曾稱讚他說:‘道不行,乘槎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又說:‘微由也,無以禦侮。’廷尉君身為國之司敗,乃是天子所倚仗禁絕奸人的大臣,不正需要像公雞一樣武勇,才能更好地保護君上的安全嗎?下走以為,萭兄將自己善斗的公雞命名為廷尉,正是應合了廷尉君受天子重用的徵兆,下走以為,廷尉君不久將會高升。”
說到升遷,田聽天臉色終於大大的舒展了:“真的嗎?何以見得?”
“《孝經鉤命訣》裡說:‘公雞為廷尉,吉,出入侍王,遷於喬木。’至於‘遷於喬木’,不正是將要升遷的朕兆嗎?下走以為,這個吉兆一定會應在廷尉君身上。至於這位張喜君,去年曾經抱著一隻高大的公雞,來尋萭兄決鬥,被萭兄的‘廷尉’一爪擊斃,所以懷恨在心,構陷良善,下走以為如此奸邪小人,應該將他治罪。”
田聽天自言自語地說:“很好,希望我真的能升遷。”他突然站了起來,道:“也許我錯怪人了……這位陳君經術亨通,怎麼會寄託他人宅第以求溫飽,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