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去的斥候回來了,帶回來好訊息,匈奴大軍的確是退走了,已然出了北地郡的地界,返回了草原!
李勤大喜,立即叫人開啟城門,又派人去告訴裘盛,讓他可以帶著百姓回來了,他又趕緊給富平的湯介寫信,給他報喜,又寫信給涼州刺史,讓刺史不必派兵來援,太具體的戰報,暫時不用寫,請刺史派人來查點戰果,然後由刺史親自寫捷報給長安的司隸校尉,再由長安轉送洛陽,這麼做的原因,是李勤要分功給刺史大人,以報刺史“有先見之明”,提前支援給他大量的武器裝備,而長安的司隸校尉也可以從中撈點功勞!
官場嘛,有好處大家分,這樣才能保證以後再有好處,大家都會想著李勤,才可以良性迴圈,讓李勤得到更多的實惠,也避免了功高蓋主,更可以避免其他同僚的嫉妒!
訊息一傳去之後,就如平靜的池塘裡,突然砸進去一塊大石頭,激起偌大的水花!
裘盛得到訊息,當然是立即帶著百姓返回,他簡直難以相信,李勤的圍魏救趙戰術,竟然真的成功了,把草原上大名鼎鼎的匈奴王劉九,給嚇得帶兵返回了草原。廉縣百姓更是歡呼不斷,感謝李勤救了他們,也救了他們的家園。
訊息送到了富平後,縣令湯介看了,目瞪口呆,直叫不可能。
這不可能,李勤絕對不可能擊敗劉九;而可能的是,這是劉九故意派人送來的假訊息,為的是引自己上當,派兵去支援李勤,那不等於是羊入狼口了嘛,可送信回來的,卻是熟人趙正,那個得了金牌槍手之稱的年輕扶角兵,不由他不信。
湯介知道趙正是不可能投降的,不可能幫著劉九來誆騙自己,可他實在是不敢相信,李勤竟能打敗劉九,他早就得到了裘盛發來的求救文書,可他哪敢真的派兵去援,劉九大兵南下,他能守住富平都得稱僥倖,還打敗劉九,開什麼玩笑!
可事情來了,又不能幹等著,湯介只好派出自己的侄子湯仁,帶著一隊富平兵,跟著趙正去廉縣。不幾日之後,湯仁回來,確定了事實,李勤是真的打敗了劉九的“五萬”大軍,他還見著了裘盛和張奣,親口聽他們說的。
湯介震驚得無法形容,立即啟程,趕往廉縣,要親自去“犒勞”李勤和扶角軍。
而李勤送往隴縣的戰報,在半路上就被帶兵來支援的護羌校尉得到了,護羌校尉看了戰報,也是震驚無比這不可能啊,一支小小的扶角軍竟能打敗“八萬”匈奴大軍,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護羌校尉趕緊把戰報送往隴縣,交給刺史,他自己剛帶著軍隊,加急趕路,去給李勤和扶角軍以“強有力”的支援!
戰報送到了涼州刺史那裡,刺史也被震驚了,這不可能啊,李勤不就是張久曾提起的那個小人物嘛,自己還送了批軍備給他的。那李勤竟能把劉九所部的“十萬”匈奴兵給打敗,還陣斬了劉九的兩個親弟弟,兩個骨都侯,這不可能啊!
訊息一傳開,除了廉縣的軍民外,其它各郡縣的人,第一個反應都是:這不可能啊!
第116章 何謂足尺加三
李勤率領扶角軍打敗劉九的訊息一傳開,訊息就象是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涼州各地,這個訊息是整個涼州近年來,最大的訊息,比換了刺史的訊息還大。就算是換了刺史,涼州軍民也沒啥好震驚的,反正換了誰,都是一樣的刮地皮,可區區扶角軍,以五百的兵力,大破匈奴兵“二十萬”的訊息,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是天大的訊息了,沒法讓百姓們不震驚!
然而,震驚之後,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涼州出了個吹牛大王,是富平縣扶角堡的人,名叫李勤!
沒有人相信這個訊息的真實性,因為它根本就不可能是真的!
裘盛第一個回到了廉縣,他太著急了,等不急坐船回來,而是騎馬一路狂奔,返回的縣城。等到了縣城,裘盛見扶角兵和壯丁們正在清除城門外的工事,他縱馬飛奔過去,叫道:“李郎,李郎可在,李郎在哪裡?李郎,李郎!”
李勤還在城牆上,他在指揮扶角兵清除城牆上的木柵和土袋。
這些工事都沒有用上,等於白出力修建了,可是大家誰也不抱怨,反而一邊幹活,一邊嘻嘻哈哈地,說著匈奴兵大敗的事,而且各人都在大聲地“提醒”別人,自己在這場“大戰”中的重要性!
一個看樣子是鑌部的壯丁,大聲叫道:“前些天抬土袋時,我一個就搬了五十個袋子,要不是我出了這麼大的力氣,工事能修得這麼好嘛,能讓匈奴王一看到工事,就嚇得夾尾巴逃嘛!”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