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麼原因,李勤沒有一直陪著王允和大臣,卻忙他自己的事去了,而扶角兵一開始還在大臣們的附近監視,可不大一會兒的功夫,卻全都離開,不再搭理大臣們,無人送水送飯,更不分給他們帳篷,無視之極。
大臣們一起湊到王允的跟前,問道:“王大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把我們都給弄糊塗了,還請你來給我們大夥兒解惑,大家現在坐在一條船上,不能讓我們迷糊著啊!”
王允坐在地上,他抬頭環視了一圈圍在身邊的大臣,咬牙切齒地道:“我失誤了,我早就知道李勤是個野心勃勃的人,必不甘心久居張讓之下,受宦官的控制!”
大臣們點了點頭,都道:“那李勤本事不小,手握重兵,自然不會久居人下,我們也早就看出來了。”
王允又道:“可我們卻還是低估了李勤的野心。”他壓低聲音,道:“各位,你們想想,如果李勤晚進京兩天,那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不能讓他立即進京,如果張讓派人來了,也叫不動他,那你們說,他想幹什麼?”
大臣們聽了王允之言,只稍一愣神後,便是一片抽氣之聲大家都不是傻子,李勤想幹什麼,不過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的!
如果李勤把軍隊駐紮在離京城百里的地方,又誰都不能把他叫到洛陽去,那說明他不但要幹掉張讓,也要幹掉何進,氣死皇帝,然後立誰為新君,由他來說了算!
張讓派人來叫李勤,李勤不去,而這裡又有一群大臣,張讓那些宦官必會認為李勤已被大臣們說服,要轉投何進,十常侍為了阻止這種事的發生,他們必會先下手為強,把何進和何皇后一起給解決了,甚至連太子都有危險。十常侍一定會這麼做,因為只有如此,他們才能絕了李勤的後路,只要他們手裡攥著皇帝和皇子劉協,那麼把李勤再說服回他們的陣營,還是極有可能的!
可是李勤野心不小,他要是不在乎皇帝和皇子的性命,而是揮軍入京,把十常侍全都給殺了,而這時何進已死,太子也得出意外,皇帝也夠嗆了,那麼整個朝廷豈不是李勤一個人說了算?他想立誰為君,不就是立誰為君了,皇子劉協還小,只能受他擺佈,而現在朝堂上有點份量的大臣,幾乎全在這裡了,都被李勤控制著……
一個大臣小聲道:“難不成李勤想要做太上皇?想要學那王莽一樣,做下篡位的大惡事來?”說這話時,他滿臉的悲憤。
大臣們也都個個如此,都開始悲憤起來,表面上是這樣,實際心裡怎麼樣,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他們紛紛問王允,此事該當如何應對,甚至還有人出主意,要選出一個膽大之人,等一會見李勤時,把李勤給刺殺了!
王允道:“各位,李勤到底是個什麼態度,還沒明確,大家稍安勿躁,且先靜觀其變,莫要毛躁,以免壞了大事!”
大臣們只好點頭,等著李勤的召見。可是,這一晚李勤並沒有見他們,他說要好好款待大臣們,可卻只是說說,壓根就沒理他們,連吃的喝的都是王允叫人去向兵將們現討來的,要不然李勤連吃喝都不給他們,所謂的好生款待,等於就是請他們喝西北風!
第二天,李勤也沒見王允他們,而王允去請求見他,他也不見。軍營之中,扶角軍的斥候大批的奔進奔出,看來是在探查洛陽方向的動靜,忙得不亦樂乎!
一天一夜就在王允和大臣們焦急的等待中過去了,李勤不見他們,他們只能等,枯等!
月過中天,忽然營外傳來吵雜聲,扶角兵歡呼了起來,而且歡呼聲越來越大,沒過多久,大半個軍營的兵將竟然都喊了起來!
王允坐起身,仔細聽去,聽到兵將們在喊勝利了,不知什麼勝利了?
正在這時一個大臣跑來,道:“王大人,扶角軍前鋒,打敗了黃巾賊的前鋒,斬首過萬,黃巾軍大潰啊!”
王允大吃一驚,他站起身,向李勤所在的營地那邊望去,喃喃地道:“扶角軍的先鋒打敗了黃巾賊的先鋒?怎地會如此的快,這不可能啊,這才多長的時間,怎麼可能就打贏了?”
黃巾軍有多難打,別人不知,王允豈有不知之理,那張角號稱是天公將軍,有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本事,在戰場上作戰,只要他手舉令旗,就可以喚下天兵天將助陣,不但皇甫嵩這樣的名將打不過張角,就連袁紹這種又會練兵,又會打仗的名門之後,也不是張角的對手,兩個大將一個被打死,一個被打得生死不知!
然而,現在卻傳來扶角軍先鋒一戰即擊潰黃巾軍的訊息,王允再也沒法淡定了,扶角軍的這種戰鬥力,實是駭人聽聞,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