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宋人長於防禦和水戰,襄陽既易守難攻又是水戰場。我軍實難攻取。”不少蒙古將領都附和塔察爾和按嗔的意見。就連姚樞和竇默等漢人謀士也堅決反對,“攻取襄陽難度太大,我軍又剛結束與阿里不哥的戰事,士卒疲憊不堪,難以速戰速決。倘若久攻不下,阿里不哥有機可乘,再提兵南下來攻開平,我軍就又要兩面受敵了。”
“都怕水戰啊。”忽必烈暗歎一聲,知道這是鄂州之戰留下的後遺症——蒙古軍隊已經在水面上被宋軍打怕了。稍一盤算後,忽必烈將目光轉向頭號心腹——最近有傳聞說他是宋人細作的子聰,開口問道:“子聰大師,你認為此事如何?”
“大汗,史天澤將軍曾經長期與呂文德在白河對峙,瞭解襄陽虛實,小僧認為他的意見最為重要。”子聰耍了個滑頭,免得被迫選擇立場得罪人。忽必烈點點頭,轉向新近召入大都史天澤問道:“史將軍,朕欲攻打襄陽,你意下如何?”
“微臣認為——難!”史天澤比塔察爾還要斬釘截鐵,拿出一張更詳細的襄陽地圖,解釋道:“大汗請看,這是我軍細作化裝成商人進入襄陽鹿門山邊市後繪製的襄樊城防圖,襄陽與樊城夾河而立,其中河寬六十餘丈,雖不甚寬卻也利於宋人水軍進出,此我軍一不利;二不利,襄陽乃是宋人門戶,城中屯有可支十年之用地糧草軍需,守軍即便孤立無援,也可輕鬆自給,耗都可以把我軍耗死;第三不利最為關鍵,呂文德兄弟雖然在京湖路官聲不佳。有貪汙嫌疑,可他們貪墨所得之銀錢多用於備戰軍需——據我軍細作探知,光是區區一座襄陽城中,投石機數量保守估計也在千架以上!”
“上千架投石機?”忽必烈和子聰等人嚇了一跳,一架投石機一次最少可以投擲六十斤以上地石彈,多地甚至可以上百斤,上千架投石機同時投石。可就是數萬斤石頭傾洩,如此瘋狂地石雨。對任何一支攻城部隊都將是毀滅性的打擊!忽必烈苦笑道:“怪不得呂文德需要貪汙,一架投石機造近數百貫,上千架投石光是花費就數十萬貫了。”
“關於投石機,對我軍而言還有第四不利。”史天澤補充道:“襄陽城高六丈以上,又有漢水水源補充之利,護城河深一丈五,寬度達到瘋狂的一百步(宋時約一百五十米)!宋人的投石機在城牆之上投擲。居高臨下可以正好打到護城河對岸,而我軍最好的投石機平地投擲僅有七十步(約一百米),根本碰不到襄陽城牆一根毫毛,光憑步兵攻城,怕是損失十萬之眾,也難以攻上襄陽城牆。”
“這麼厲害?”史天澤話音剛落,蒙古文武官員一片譁然,忽必烈也倒吸了一口涼氣。做夢也沒想到襄陽的城防之完善會變態到這地步。同時忽必烈也有些絕望,幾乎當場放棄攻打襄陽地夢想。可就在這時候,蒙古將領之中忽然有一人站出來高聲說道:“大汗,微臣認為,攻打襄陽有百利而無一害!攻下襄陽,也並非毫無可能!”
“劉整?”忽必烈認出說話那人是呂文德的死對頭蒙古水軍主將劉整。忽必烈點頭道:“劉將軍,說說你地觀點。”
“襄陽,宋之門戶,江南與四川聯絡之要衝!”劉整高聲說道:“若我軍攻下襄陽,京湖之地將無險可守,蒙古鐵騎可在兩湖魚米之鄉盡情馳騁,獲取富庶繁華的兩湖稻米產地,對我軍今後的戰事有無盡好處。並可切斷宋人與四川王堅之聯絡,將江南與四川各個擊破,還可佔據上游之利。順流而下攻打宋人腹地。將浙江與兩淮切割包圍,任意攻打宋人任何一座主要城池!可以這麼說。襄陽一破,宋國唾手可得矣!”
“朕就是看到這點,所以有意攻取襄陽。”忽必烈很是贊同劉整的戰略觀點,又補充道:“而且襄陽一破,宋人無險可守,朕再向宋人提出任何條件,賈老賊也不敢不答應了——只是,以襄陽如此強悍的城防與地形,我軍將如何攻取?”
“按嗔將軍剛才說過,襄陽與樊城之間可建浮橋,對二城互為犄角——可反過來說,對我軍阻攔宋人增援襄陽豈不是同樣有利?”劉整陰笑道:“我軍如果在漢水上下游修建水欄,不許水路通行;在萬山、鹿門山與白河口等地建設弩堡,以弓弩投石機封鎖河道,豈不是可以東阻均州之兵?西攔郢州敵師?宋人水路不通,只能走陸路入城,我軍到了陸地之上,還用害怕宋人的步兵嗎?”
“封鎖河道?”忽必烈眼睛一亮,離座走到史天澤提供的襄樊地圖前細看,一看果然,漢水上游河道狹窄,蒙古軍在萬山用投石機完全能封鎖河面;下游地灌水灘東面有一座面積極大河心島,再配合鹿門山弩堡,控制河道也十分容易。忽必烈立即歡喜